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宋庆龄宁不与蒋介石为伍:政见分歧使三姐妹决裂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8 05:52:31

  在武汉几个月亲身考察的经历加深了宋美龄对共产主义的恐惧和排斥心理,她认为这种政治理论不适宜中国的现实社会,而且也违背了基督教的基本精神。她的政治理念开始倾向于右派,看到宋庆龄立场的坚定和固执,她已意识到家族面临着第二次分裂。后来在和大姐交谈时,她无可奈何地说宋庆龄是一个固执的理想主义者。

  在武汉期间,蒋介石也一直和宋美龄保持着联系。3月中旬,大姐宋霭龄从武汉赶到九江和蒋介石面谈并达成了蒋宋合作的意向。随后,蒋介石即通过宋霭龄再次表达求婚之意,并邀请宋美龄到庐山牯岭游玩。宋美龄考虑到蒋介石身边还有陈洁如,再加上觉得在当时的形势下见面并不合适,所以决定仍然待在武汉,再作打算。不久,宋霭龄急于实施她在和蒋介石九江达成的合作行动,开始动员宋母和宋美龄马上回到上海。

  1927年3月底,宋美龄告别二姐和哥哥,离开武汉东下回上海。当时的形势已是空前紧张,蒋介石已在磨刀霍霍,所以临行前她特意让两人多多保重,形势不好的话就赶紧回到上海来。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上海派出军队去对付手无寸铁的工人群众,屠杀了数千人并血洗宝山路。其后根据他的密令,由他控制的国民党军队和特务,在南京、广州等地对共产党员进行了同样的大屠杀。当时中共的主要牺牲者包括赵世炎、陈延年(陈独秀之子)、萧楚女、邓文辉等一批著名的革命家。

  据说当时宋庆龄也在密令谋杀的名单之中,只是后来蒋介石考虑到自己正准备与宋美龄结婚而被推迟下来了。

  1927年4月18日,距“四·一二”反革命叛变没几天工夫,蒋介石就在南京建立了他自己的“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蒋介石当时的这一叛逆行动,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国民党内广大左派的强烈反对。于是,国民党内出现了泾渭分明的两大政治派别,并且第一次出现了两个国民政府。这就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以“宁汉”两政府对抗为标志的国民党左派和右派的对立时期。

  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失去众望所归的领袖,代表各阶级利益的政治派别纷纷推出自己的代表人物到前台表演。于是一部分人向左转,一部分人向右转。宋霭龄从维护宋氏家族利益的立场出发,很自然地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产生了共同语言。这是宋氏两姐妹在政治上所以分道扬镳的主要原因。也说明了宋霭龄亦是善于观察形势,一心维护自身利益的性格特征。

  从另一方面来说,宋霭龄不惜抛弃血浓于水的姐妹之情,转而支持与宋氏家族素无渊源的国民党右派领袖蒋介石,这也是当时她审时度势、权衡利弊的结果。从性格上看,宋霭龄并不是一个传统与保守型的人物。但是,从思想气质上看,她又是一个过分注重现实利益的人。当年宋霭龄考虑问题的方法十分简单,然而也十分管用;这就是看谁更有实力、谁的政策更符合自己以及家族的利益,她就支持谁。

  当时,宁汉对立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蒋介石和汪精卫。蒋介石是一介武夫,政治上又被认为是个暴发户,声誉不佳,但是由于手握重兵而成为国民党内实力型人物。汪精卫虽是一位老资格的革命党人,早年从政,熟悉孙中山的革命理论,又因雄辩而能在国民党内一呼百应,是当时颇受世人景仰的著名政治活动家与左派革命领袖。然而,汪精卫不掌握军队,没有经济实力,而且他的革命立场也并不坚定,只是虚有其表,不能承受真正的压力。

  在当时的宋霭龄看来,蒋、汪的争斗孰优孰劣,孰胜孰败,其结果是十分明显的。因此,宋霭龄决定支持蒋介石,与国民党右派联手打击武汉国民政府。显然,宋霭龄当时做出这个抉择,虽多少带有赌博的味道,却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而从当时蒋汪斗争的手段和眼光来看,蒋介石制变机先,抢先一步把宋霭龄、孔祥熙争取到南京政府一边,不但是蒋介石转败为胜重要的一步,而且也是导致宋氏家族大分裂的重要因素。当时武汉政府与南京政府、蒋介石与汪精卫,都标榜自己是孙中山的嫡系传人,是国民党的正统政府,并不惜开动一切舆论宣传工具,揭露、指责与打击对方。

  但是,在当时那场宁汉冲突中,蒋介石的南京政权明显地处于不利地位,因为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坚定地站在武汉国民政府一边,完全有充分的理由和根据宣布南京国民政府是“伪府”、蒋介石是“民贼”。这是蒋介石当年极为害怕和忧虑的。

  从当时宋庆龄在党内的地位来看,虽然只是一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妇女部长,但是她在政治上的声望却是如日中天。不仅蒋介石难以望其项背,就是同在武汉的公认的国民党元老人物汪精卫也难以与其争锋。因为只有她才可以说是孙中山的忠实革命伴侣和亲密的同志,是孙中山革命政策的坚决捍卫者。由此,蒋介石十分希望能把宋庆龄争取到南京政府一边来,但是宋庆龄对南京政府和蒋介石的断然拒绝态度,又使他感到又恨又怕。暗杀虽曾也在计划之列,只是始终没敢动手。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