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台作战保障总动员——2万亿人民币作战经费、3亿美元军事借款、2000艘登陆船只渡海登陆作战,它所需要的作战物资及技术保障,是人民解放军以往任何一次大的战役所不能比拟的。为保障攻台作战的经费,在国家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中共中央政冶局研究决定,准备拿出60~70亿斤粮食作为攻台的战费,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0,另以3亿美元作为军事借款,来购置装备。
渡海登陆作战,需要大量船只,而当时海军的船只很有限,陆军还要依靠自身解决部队渡海船只,解决“过得去”的问题。为此,第三野战军对部队人员、武器装备、车辆、马匹等所需要的吨位和面积进行了反复的预算和论证,第一梯队如以6万人计算,共需要登陆艇2000艘,而到1949年11月下旬,所征集到的船只只有600艘。
到1950年3月,所征集到的船只已达1291条,而这时的需求量已经增加到了2282条。中央决定将攻台作战的时间推迟到1951年,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运输船只问题。
制定夺取台湾的作战方案
在粟裕的领导下,第三野战军司令部依据台湾地形、国民党军兵力及布防的变化及我之攻台作战兵力变化,曾提出了多个攻台作战初步方案。至1950年6月,形成的初步方案是:在用兵方向上,提出东西夹击、海空并举的设想。粟裕提出:“其兵力使用有三个方向:其一即强大之兵团从西海岸强行登陆,如登陆突破成功,则大兵团及特种部队易于展开及发挥其效力,但敌人防御较强,必须经过激烈战斗才能成功。其二则以精干之山岳兵团从东海岸登陆,先占东海岸山区而后居高临下向西发展,腰斩台湾,此着较西海岸登陆易于成功也不致遭敌人强烈抵抗,但兵团陷于山区不易发挥我军现有各种武器之效能。其三是以跳伞部队伞落敌人后方,这种挖心战术出敌不意,对敌震撼作用亦大,但如数量不大,与正面主攻部队配合不好则有被敌歼灭危险。我们对此三种使用方向均在积极进行(准备),其一二两种方向兵力已够,惟第三种方向兵力太少,因此必须增加训练伞兵至2.5万人左右才易奏奇效。如果这三种方向均同时进行登陆,则只要有一方成功,其他两方均可随之奏效,这对于解放台湾是有意义的。”
对于主要进攻方向西海岸大兵团渡海登陆作战,按第三野战军12个军50万人全部参战计划,提出2个方案,第一方案以4个军约20万人为第一梯队,分4个方向登陆,每一个军造成一个突破万人为第一梯队,其余4个军和后勤保障部队为第二梯队,整个战役预计以伤亡10万人的代价,在15天左右结束战斗。
人民解放军正在加紧解放台湾的准备时,1950年6月下旬,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派第7舰队入侵台湾海峡,公然宣称将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的作战行动,这使得正在准备的解放台湾的作战面临更大的困难。与此同时,东北地区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而东北地区在全国的国防部署中部署的部队最少,只有十几万人。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遂根据形势的变化,决定“支援朝鲜人民,推迟解放台湾”。从1950年7月起,中央军委即解除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的任务,而将军事斗争的重点转移到抗美援朝的准备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