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海权是和制空权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制空权,就很难掌握制海权。
随着解放台湾提到解放战争的日程,毛泽东于1949年7月10日致信周恩来,提出组建人民空军作战部队的问题。
10月25日,中央军委正式任命刘亚楼为空军司令员,萧华为空军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人民解放军空军领导机构成立时,共有航空人员2938人(包括起义和接收的国民党空军人员)、各种飞机159架(主要是接收国民党空军的飞机,美制、英制、日制都有,能使用的约占一半左右)。
1950年6月19日,人民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空军第4混成旅在南京成立,下辖2个歼击机团、1个强击机团、1个轰炸机团,每团3个大队,2个歼击机团分别装备米格15和拉一11歼击机各30架,强击机团装备伊尔10强击机30架,轰炸机团装备图2轰炸机20架。
同年7月26日,人民空军第一支空降部队——空军陆战第1旅在上海组建,下辖狙击、坦克、迫击炮、战防炮等7个营和高射机枪、工兵、运输、通信、侦察、警卫、汽车等7个连队,另设一个教导队,共5000余人。
渡海登陆战兵力——16个军、50万人
当时国民党军在台湾岛和大陆沿海岛屿地区设立的所谓“防守机构”的兵力部署情况大致是:东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为陈诚)下辖台湾防守司令部2个兵团共计7个军16个师,金门守军3个军11个师;澎湖防守司令部1个军3个师,舟山指挥部4个军12个师,海南岛防卫司令部4个军12个师。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下辖有:8个
大队,1个独立中队,至1950年5月,共计从大陆撤往台湾的国民党残余部队50万人,空军作战飞机约250架,海军舰艇约200艘。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在粟裕的具体组织领导下,第三野战军迅速调整部署,进行攻台作战的兵力准备,预计以这4个军作为渡海登陆作战的突击力量。
1950年3月11日,粟裕与新上任的海军司令员萧劲光会商关于攻台作战的意见,设想以50万部队用于渡海攻台,分两批运送,中央军委同意了这一方案。
粟裕向中央军委建议,从第四野战军或其他野战军抽出4个军参战的设想,使攻台总兵力增加到16个军,共计5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