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行我政府的训令中,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第一位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的痛苦……”
朝鲜战争结束多年以后,“联合国军”司令官克拉克上将在自己的回忆录中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时隔54年,克拉克上将当年痛苦签字的地方——板门店,已经成为着名旅游景点。每天,都有很多游客竞相坐在他当年坐过的椅子上,摆出各种姿势拍照留念。
美国人打着白旗谈判来了
朝鲜古都开城,在1951年7月10日迎来了暂时的安宁,空气中不但闻不到硝烟,甚至还有松脂发出的淡淡清香。一年前,朝鲜战争就是从这里爆发的。
美国人已接受了苏联外长马立克关于停火的建议。“联军总司令李奇微先是在广播里说准备讨论停战问题,后来又派人把谈判通知送到志愿军总部。”时任志愿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的任荣回忆说。
从1951年6月开始,中朝两国开始筹备谈判。志愿军23军司令部参谋秦叔瑾被选调进了谈判代表团参谋处,他的日记详细地记录了谈判的全过程。
“我们对外叫学习队,队长是李克农,指导员是乔冠华。”秦叔瑾说。
“李克农就坐在离会场只有百米的一个小房子里,当时我们在那里设立了学习队的‘前指’。”秦叔瑾说,“谈判桌上有什么问题,联络官柴成文就跑出来向李克农汇报。”
7月10日上午9时许,一队打着白旗的美军车队在朝中方安全军官引导下,驶入开城以北的来凤庄,持续了两年多的板门店谈判由此拉开序幕。
“在场的很多人都感到奇怪,美国人怎么打着白旗就来了?”任荣说。后来才知道,中朝事先要求美国人打着红旗过来,这种带有共产主义色彩的旗帜遭到了美国人的拒绝。美国人宁愿选择白色的旗帜作为标志。
静坐僵持了132分钟,美国人说,“让炸弹、大炮和机关枪去辩论吧”
“谈判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原则上的分歧,充满了敌意。”任荣说,在中国和朝鲜的提案中,以三八线为基准建立军事分界线、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半岛是最重要的内容,而在美方的9项议程草案中,没有包括这两个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