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点
1433年,僻处欧洲西南一隅的小国葡萄牙的国王若昂一世也去世了。不过,他的儿子亨利王子继承了他的海上扩张政策。
“商税者,国家以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欲浸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万万矣!” 这是地方有司奏请征税,朱棣在驳回文书中的批示。因此,朱棣在派遣数万海军,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十数年之后,仍然厉行禁止民间海商“片板不许下海”。
与郑和的船队不准民间海商跟随、“片板不许下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葡萄牙人出航,一支船队虽然不过三四艘,甚至只有一艘船,但它后面跟随着民间海商的活跃船只,每当王室船队开辟出一个海区,民间海商交只要交足了“执照”税,便可进入规定的海区经营。
次年,葡萄牙人发现了亚速尔群岛,成为大西洋航行的重要补给基地。1488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1498年达·迦马到达印度,葡萄牙船队在印度洋面、阿拉伯海、孟加拉湾都没有碰到中国船队,直到 1509 年才在马六甲海峡港口第一次见到 3 艘中国帆船。
1511年,曾在郑和的协助下建国,并成为船队集结地和货品中转仓库的马六甲被葡萄牙人攻陷。1557年,他们以“借地晾晒水浸货物”为借口,获准暂居广州一个称之为macau的小渔镇,也就是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