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军是华北蒋系部队中的主力,由于傅作义不派部队来接防,故只有21师来锦西参战。
62军是广东军阀余汉谋的部队,在地方部队中无论从装备还是训练都是上乘的。
39军是1948年8月刚刚由李弥的第八军103军为基干扩编而成的,10月15日才由烟台海运到葫芦岛,没赶上参加战斗。
独立95师自称“赵子龙师”,该师为广东部队,曾经隶属于62军和92军。此次塔山作战国民党军的战地督察组组长罗奇是该师的老长官,因此将该师调来,并担任对塔山村的主攻任务。
参加塔山战斗的还有驻北平的国民党空军,海军第三舰队的三艘军舰,包括国民党最大的水面舰艇重庆号。国民党方面还调集了装甲部队支援作战,但10月14日才运到葫芦岛,没有投入战斗。
解放军参与塔山阵地防守的是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和第十一纵队。
四纵的前身是山东胶东军区地方兵团进入东北以后扩编而成的。《东北解放战争资料》一书对四纵进行了这样的评价:“四十一军(四纵)作风勇敢,不太讲究战术,过去战役中参加进攻及攻坚战役较少,担任阻击、打援、防御之艰苦的战斗任务较多。参战次数最多,干部战士伤亡很大,部队作战决心很顽强,不怕伤亡不叫苦,执行命令坚决,善于打阵地战,也能打运动战,在防御战斗中有顽强的战斗力。”“为东北部队中的主力军。”但《东北解放战争资料》一书中末写明的是在塔山战斗前,四纵进行的都是运动防御,象塔山阻击这样的坚守防御对四纵还是第一次。按解放军的惯例,一等主力负责进攻,虽然伤亡大,但缴获也多,有油水。只有新部队才负责打援,阻击战伤亡也很大,还是纯粹的消耗。干部战士对坚守防御都没有兴趣。根据1948年8月的统计,四纵共有40637人,长枪13728枝,短枪2716枝,冲锋枪838枝,轻机枪990挺,重机枪172挺,六○炮163门,迫击炮6门,高射炮10门,山炮26门,野炮10门,榴弹炮3门。
十一纵队由冀热辽军区两个独立师及地方部队所编成,下辖31、32、33三个师。根据1948年8月的统计数字,该纵共有29668人,长枪10430枝、短枪1592枝、冲锋枪632枝、轻机枪544挺、重机枪107挺。由于十一纵是新部队,火炮比较缺乏,尤其没有大口径的远程炮火。仅有山炮9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