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界人物>富豪故事>

厦门见福便利店董事长张利:商业经营的本质是人心(2)

来源:中国商网 时间:2016-09-07 17:18:25

  管理的是人性

  记者:相对而言,服务行业中人的因素对服务质量和企业发展影响更大,你们如何来管理人?

  张利:经营管理最终管理是人性。我在公司用人方面从来不挖人,一定是辞职的人我才要。

  记者:为什么?

  张利:我们能挖来的人别人也能挖去。所以,我们公司的人员流失率相对比较低,很多跟我一起创业十几年的员工都还在公司。而且我们的人员组成是多元化的,我收购三家企业,基本上这些企业的人都原封不动留在我的团队中。

  记者:那文化怎么融合呢?

  张利:一个企业必定会有各种人,企业要包容。首先我要包容别人,我从来不认为管理企业要控制人的思想,而是要释放人的能量,这是完全两种不同的管理理念。相较而言,是公司利益大还是个人利益大?我认为个人利益大于公司利益。比如,员工的小孩生病了,是继续上班还是回家照看孩子重要?当然是回家看孩子,这才符合人性。员工迟到重不重要?迟到就迟到,员工迟到赶着满头汗跑来了,还扣他钱干嘛?他会下班后自觉补回来的。

  记者:迟到从来不扣钱?

  张利:不扣钱,扣积分。

  记者:积分是什么意思?

  张利:我们把这称作导向制,就是员工迟到或做得不好,我们不扣你钱,但扣积分,每个月积分高的人可以抽奖,积分低的人不能抽奖。

  记者:以奖励为主,是吧?

  张利:对,一定要以奖励为主,至少90%以上靠鼓励。首先告诉员工他是最棒的,他来到这里跟着我做事他就是最优秀的,至于其他人就算优秀也是别人家的。经济学有一句话,林中鸟儿有千只,不如手中有一只,跟着你走的人最重要。我个人的使命是希望在见福的这些员工能够比在见福外面的人或者离开见福的人过得好,这是发自内心的想法。厦门的房价太贵,普通员工买不起,我们就建员工宿舍,为员工提供小产权住房。今年我们公司还搞了股权激励。

  老板要解决员工的困难,员工就帮助解决老板的问题。外界怎么认知见福?当地是通过这些门店员工的服务认知见福,所以让员工开心是最重要的,员工开心了服务就好。

  企业的成长是基于四方面的增长,一是员工知识的增长,二是员工技能的增长,三是员工快乐的增长,四是员工收入的增长。企业里面老板一定要讲人话,把人当人看就可以了。

  我们的高管加班没加班工资,休息也不扣工资,自己看着办。他有事你不让他休,不是更难受吗?我们也不允许开会讨论问题的时候议论别人、告别人状,首先要说自己哪里不好。如果要说别人也可以,那就把他叫过来当面说。不批评不在场的人,只批评在场的人,事情就简单了,真正体现到对事不对人。

  记者:看来,你在企业文化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张利:是下了功夫。人们内心都有被尊重的需要,比如,拿到照片看集体照时首先找谁?一般而言,第一个就是找自己,一定是“我”最重要嘛,那是人性。所以,做什么事都不能违背人性,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我们通过有趣的游戏化方式来激励人性中积极向上的一面。

  人是靠信任的。我们企业中员工可以允许自己给自己加积分的,做了什么好事就记积分。为此,我们还搞了一个“小确幸”活动,就是每天要讲一件员工在店里面收获的小而确定的幸福。我搞“小确幸”是为了让大家都看到好的地方,看人之长天下无人不可不用,看人之短天下无人可用。看企业也是一样,看到这些好的地方大家都很开心,同样,发牢骚也会传染,所以我们尽量把正能量带到企业。

  基本上,我管理企业靠两个方面,一个是内部流程制度的标准化操作,另一个是文化导向。这些东西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慢慢积累起来的,别人看了也不一定都学得会。只有人家看了学不会的才叫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最终经营的是什么?根本不是经营商品,是经营人心。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