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号”真实版:为142名英烈正名 | |
·贺岁片吹集结号《棒子老虎鸡》扔笑弹(图 | ·《集结号》《投名状》遭遇“真假”盗版 |
·《集结号》全国票房昨过亿 冯小刚杭州行 | ·《新闻联播》播报《集结号》有打八卦之 |
·《集结号》“九连兄弟见面会”送读者1 | ·李玥《集结号》观后感 生与死 就在一刹 |
·查俊:《集结号》上新闻联播很正常 | ·吴虹飞:冯小刚在《集结号》中犯了反人 |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 |
下面的混乱,观众完全被美式或韩式的天崩地裂的爆炸场面给弄得七荤八素,但画面的内在的对应关系却相当的混乱,镜头在共、国双方的士兵们之间杂乱地切换着,时而全景,时而特写,或是共军,又是国军,有时候他们还以同一方向在镜头里运动着,镜头之间的逻辑关系几乎看不到,令人对战场场景处于一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混乱中。在国军坦克进攻的一场戏中,我们看到了“拯救”一片中相似的场景,但看看斯皮尔伯格是如何处理这一场戏,在“拯”一片中,坦克是从地平线上来的,先露出了炮管,而冯导在处理坦克时,直接就用镜头和盘托出,根本无法传达出通过士兵的主观视角感受到的战场压力。
总之,《集结号》是冯小刚学舌好莱坞电影的习作,而骨子里的内核仍是中国电影关注的“命令”的束缚与荒唐问题。过强的理念化操作,使影片里的人物缺乏感人的力量,也注定不会在人性方面有所突然。而电影的战线拉的太长,很多重要的谜底及戏剧冲突都放在了战后,使得影片里的战场镜头里并没有与整个电影等价的戏剧冲突,使得整个电影里的战争徒有轰轰烈烈的形式,但却无益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加之冯小刚一直擅长的语言类镜头的营造,对于处理战争场面有一种黔驴技穷的无奈,也使得整个电影的战争场面与它学习的母本有着很大的差距。而正是这种差距,是令我们失笑的原因。
更为关键的是,被莫言称为“地瓜类”的中国士兵在电影中被套上美军的行头,是否还是中国士兵,这是很令人怀疑的。战场上的谷子地,很有美军的风范,但到了后半段,他恢复到了地瓜的本能状态,前后之间他是严重脱节的,这正反映了美式特技作用于国产军人身上的不谐调反差,而这种反差,正是莫言这类军旅作家多少年前就指出过的必然的尴尬。
作者: 责任编辑:流浪歌手
下一篇更精彩:“集结号”真实版:为142名英烈正名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