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中国,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正在悄然上演:房价全国最低的鹤岗市,竟然获批建设一座4C级支线机场,标志着这座资源型城市在转型与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这一消息不仅让鹤岗市民倍感振奋,也引发了全国对“机场建设”与“城市命运”之间关系的深度思考。
鹤岗,这座位于黑龙江东部的城市,因煤炭资源丰富而一度繁荣,但随着资源枯竭,城市人口锐减,房价一度跌至全国倒数第一。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鹤岗却迎来了“机场梦”的实现。2025年7月,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和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联合批复了鹤岗萝北机场的初步设计,标志着机场建设进入全面施工阶段。这一举措不仅为鹤岗的交通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这座城市的未来发展打开了新的窗口。
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鹤岗机场的建设并非孤立事件。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交通强国”战略,加大对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优化全国交通网络布局。在这一背景下,许多中小城市也纷纷加入“机场争夺战”。例如,陕西宝鸡、四川广安、广东阳江等城市,尽管经济规模不大,但凭借其区域交通节点或战略要地的地位,也成功获批了机场建设。这些城市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并非单纯依赖机场带来的经济收益,而是希望通过机场建设提升区域交通便利性,推动产业升级和对外开放。
相比之下,苏州的“机场梦”则显得有些“意难平”。尽管苏州在2023年8月的《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中被提及“开展苏州、宿迁民用运输机场布局深化研究”,但至今仍未有实质性进展。这不禁让人思考:为何一个GDP远超鹤岗的万亿城市,却迟迟未能实现机场梦?这背后是否涉及政治、经济与战略的博弈?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机场建设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象征,更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鹤岗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边境城市,其机场建设将有助于缩短与国内外大城市的时空距离,为招商引资、产业升级、旅游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机场的建成也将填补区域航空运输空白,提升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然而,机场建设并非万能药。对于一些经济基础薄弱、人口流失严重的城市来说,机场建设能否真正带来实质性发展,仍需时间检验。例如,鹤岗虽然拥有丰富的石墨资源,但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仍需进一步探索。此外,机场的运营成本和收益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果机场建成后缺乏足够的客流支撑,反而可能成为城市的负担。
从全国范围来看,机场建设的“潜规则”也值得关注。一些城市之所以能够获批机场,往往与其在区域交通网络中的地位、国家战略布局中的角色密切相关。例如,鹤岗之所以能够获批机场,与其在中俄边境的战略地位密不可分。而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如苏州,则因缺乏明确的战略定位,导致机场建设迟迟未能推进。
鹤岗机场的建设,不仅是一次城市发展的机遇,更是对“机场建设”与“城市命运”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在国家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下,中小城市能否抓住机遇,实现从“倒数第一”到“第一”的跨越,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