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韩国疾病管理本部宣布,该国今年首例“蜱虫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SFTS)病例确诊。患者因感染该病毒不幸去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根据官方通报,该患者于本月6日出现高烧、腹泻、呕吐等症状,并于8日被紧急送往济州大学医院接受治疗,但最终于16日早晨6时37分因病情恶化去世。
蜱虫病是一种由蜱传大班达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感染。该病潜伏期通常为一周左右,患者在发病后常表现为高烧、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临床表现,甚至导致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韩国每年的蜱虫病高发期通常集中在春季,尤其是4月至5月间。今年的首例病例再次提醒公众,蜱虫病的防控刻不容缓。韩国疾病管理本部已呼吁民众在户外活动时采取防护措施,如穿着长袖衣物、长裤,并使用驱蚊剂,避免长时间停留在草丛或树林中。
值得注意的是,蜱虫病的致死率较高,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数据显示,该病的病死率高达12%至50%,且病情发展迅速,若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是否有蜱虫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
韩国历史上曾多次报告蜱虫病病例。例如,2013年一名63岁女性因感染蜱传大班达病毒去世,成为韩国首例确诊患者。此后,该病在韩国逐渐被关注并纳入重点监测范围。2024年,韩国还发布了《蜱虫和节肢动物媒介传染病管理指南》,强调早期识别和快速应对的重要性。
专家指出,蜱虫病的防控不仅需要个人防护,还需加强公共卫生监测和教育宣传。韩国政府建议在田间作业或户外活动时佩戴防护装备,并定期检查身体是否有蜱虫附着。此外,对于居住在蜱虫高发地区的居民,应定期清理家周围的杂草和灌木丛,减少蜱虫栖息的机会。
目前,韩国疾病管理本部正在对疑似病例进行密切追踪调查,并呼吁公众提高警惕。专家提醒,随着气温升高和户外活动增多,蜱虫病的传播风险将进一步增加。公众应密切关注相关健康信息,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