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日本首相石破茂以“内阁总理大臣”名义,向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献上名为“真榊”的祭品。此举正值靖国神社春季例行大祭首日,该大祭将持续三天。除石破茂外,厚生劳动大臣福冈资麿、众议院议长额贺福志郎及参议院议长关口昌一也相继供奉同类祭品,显示日本政界高层对靖国神社的持续关注。
靖国神社因供奉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14名甲级战犯,长期被视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精神象征。其历史问题不仅牵动亚洲邻国的敏感神经,更成为日本与中韩等国的外交摩擦焦点。中韩等国多次指出,日本政要的此类行为是对侵略历史的漠视,严重伤害受害国人民的感情。
值得注意的是,石破茂此次供奉祭品延续了其前任的政治惯性。2024年10月秋季大祭期间,石破茂便以相同名义向靖国神社献上“真榊”,但当时未亲自参拜。此次春季大祭前,他虽未明确表态参拜,却仍通过供奉行为与神社保持关联。日媒分析称,此举旨在平衡国内右翼压力与外交关系,但实则暴露其历史认知的模糊性。
国际社会对此反应强烈。韩国外交部当天发表声明,对日本政要“美化侵略战争”的行为表示“深切失望与遗憾”,并敦促日方以行动兑现反省承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亦重申,靖国神社问题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要求日方“彻底同军国主义切割”。
回顾历史,日本首相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并非孤例。安倍晋三执政期间,每年春秋大祭均以“真神”祭品示“敬”,甚至多次参拜,导致中日关系严重倒退。石破茂虽在就任首相前未参与此类活动,但上台后迅速效仿前例,被批评为“对右翼势力的妥协”。
日本国内右倾化趋势为此类行为提供了土壤。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界通过修改教科书、推动修宪等手段,试图淡化侵略历史,而靖国神社参拜则是这一战略的“符号化表达”。石破茂内阁此次举动,再次印证了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双重性:口头强调“和平”,行动上却难掩对军国主义遗产的暧昧态度。
中方始终强调,只有正视历史才能开辟未来。中国外交部敦促日方恪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承诺,用实际行动取信于国际社会。然而,石破茂的供奉行为表明,日本政界仍未摆脱历史包袱,其外交诚意备受质疑。
当前,中日关系正处于敏感时期。石破茂内阁若继续在历史问题上“玩火”,不仅将加剧地区紧张,更可能使日本陷入孤立。国际社会呼吁日方以负责任的态度处理历史问题,避免让靖国神社成为东亚和平的绊脚石。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