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12个首相参与过甲午侵华战争:首相军功
日本有12个首相曾经参与过甲午侵华战争。
1936年2月25日夜晚,日本东京城飘起罕见的鹅毛大雪,整座城市陷入沉睡。然而,这种宁静在26日凌晨,被皇宫内外响起的枪声打破。由田清贞大尉等9名核心军官,带领的千余名官兵,发起政变,前往刺杀“天皇周围的坏人”。
在这起震惊中外的日本二.二六事件中,一位老人在三声枪响之后,倒在了血泊之中,为了表达敬意,所有刺杀他的凶手都向这位老人行“举枪礼”,礼毕离开。这一幕成为二.二六事件中特殊场景之一。然而,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位老人已经离世时,几天后他竟然奇迹般地从死亡线上走了回来,由此被誉为“不死的鬼贯”。他,就是日本第42代首相铃木贯太郎。
作为日本海军大将,铃木贯太郎历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海军军令部长、第42代内阁总理大臣等职务。然而,铃木贯太郎首次让中国人认识,却是因为甲午战争。
1894年中日爆发黄海海战,当时北洋水师的主力战舰定远号,与姊妹舰镇远号,是中国海军当时仅有的两艘铁甲舰。定远级军舰是清朝委托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制造,7000吨级,采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铁甲堡”防御样式,主要武装为四门12吋口径的克虏伯主炮,是亚洲国家拥有的第一型主战军舰,一度被誉为亚洲第一巨舰。
山县有朋
早在甲午海战爆发前八年,日本通过“长崎事件”见识了清朝兵船“舰体、枪炮坚不可摧”的现状,受到了强大震撼,日本天皇下令每年从内库拨款30万,用于发展海军,并掀起了“海防献金运动”。一定要打败“定远”成为了日本海军的目标和口号,甚至当时日本小孩最流行的游戏,就是在街头玩捕捉定远、镇远。而这一年,铃木贯太郎正在海兵学校学习,也深受清朝海军强大实力的刺激。
1892年铃木贯太郎晋升海军大尉,不久参加甲午战争,而他证明自己的时刻,也终于等到了。
1895年2月,威海卫港内,退守在此的北洋水师正在做最后的拼搏。虽然日军当时已经占领了威海卫陆地炮台,并联合南北岸炮台与联合舰队对北洋水师进行猛烈轰击。但是提督丁汝昌带领全舰官兵,进行顽强英勇的反击,多次挫败敌军的进攻,同时制定积极御敌“船台相辅”的作战方案。他“派各蚊船分布东西口保守,并派鱼艇夜间巡哨,又于东西两口密布水雷”,在港口外架设防护栅栏,可谓铁桶阵般的防护,日本舰队统帅伊东派鱼雷艇多次入港夜袭,始终无法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