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中国股票估值那么低,是投资的争抢对象,根本不存在多大的暴跌空间。其次,中国房地产的确是一个系统性风险,这一点早在两三年前拙作《大博弈中国之危与机(形势篇)》中就有详细论述,但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推进,这种风险在降低。
特别是在中国加速推动银行资产证券化后,这种风险正在被稀释,这种稀释也包括地方债务平台。更何况,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的经济增速要快得多,中国的债务压力也要小得多。
凭什么中国资产就会暴跌而西方的资产就安全?恰恰相反,相比西方,中国资产更安全。如果中国资产都暴跌了,那么将资产藏在哪里还安全呢?
至于人民币,是否会大跌呢?事实上,中国央行一直试图在降低人民币汇率。为什么?因为过去升值太多了,在国际资源价格大跌的情况下适度调低汇率,有利于中国中国中高端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有利于中国资产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同时中国持有的外汇资产还能对应增值,好处多多。
但是,中国也不会轻易大幅贬值人民币,人民币整体会维持稳定。未来,如果大国真的打起针对中国人民币的货币战争,为了重置某大国的经济运行成本,人民币倒是可能战略性大幅贬值。
但是,那是在大国彻底撕破脸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如果大国都撕破脸了,请问资产放在境外就能安全吗?特别是如果人在国内的话,资产放境外那就是纯风险,一时半会取不回来都有可能。
李嘉诚撤离中国影响有多大?
我们再谈李嘉诚撤离的影响。这里,占豪给出三个层面的判断:
一、李嘉诚撤离对中国影响微乎其微,可忽略不计。二、李嘉诚撤离香港对香港有一定影响,但对香港经济不起决定性作用。三、对李氏家族来说,这种撤离选择是保护自己的手段,也是中上策,但却不是上上策;
而且,经此战略调整布局,可以作出预判,李氏家族的黄金期已过,未来20年李氏家族的影响力将会快速衰落。对于第一个判断,相信已经不必解释,因为相比中国来说,李氏家族那点资金只是毛毛雨,中国仅国有资产就超百万亿,仅外汇储备就有差不多4万亿美元,李氏家族在大陆投资加在一起估计有千亿规模。
更何况,李氏家族的资产大多是房地产,也并非什么重要战略领域。所以,李嘉诚撤不撤资,对中国来说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对于香港的影响之所以是一定影响,原因在于李氏家族并不能主导香港经济,香港经济在整个港人和中国大陆的协调发展。
协调好了,李氏就是把资本全撤走,香港该怎样还是怎样;协调不好,李氏就是把所有资产都留在香港,香港也是该怎样还是怎样。但是,考虑到李氏家族在香港经济中的影响力,撤资肯定会一定程度地影响香港经济本身。当然,这种影响,假以时日也就消除掉了,并不会构成什么根本性影响。
那么,为何占豪判断说李氏家族的黄金期已经过了呢?原因有三:
一、脱离中国,李氏家族也就脱离了成长沃土。
李氏家族发达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确立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李嘉诚在1978年与中国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会面,这对他确立未来地位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