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广的海面上,远远看到长白山舰“吐”出一个个小“黑点”,14辆两栖装甲装备载着约150名陆战队员,泛水编波向波德科瓦湾越驶越近;与此同时,在另一侧的巴克兰湾,俄军10辆两栖装备也犁浪而来。
转眼之间,双方的第一批次装甲装备几乎同时抢滩上岸。
制高点上的联合导演部、指挥部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在联合指挥部,空中、海上、陆战的每一个指挥岗位,都实现了两军高度融合。俄太平洋舰队司令助理罗曼说,中俄两军军官配合得非常默契,指挥协同从容有序。
中方两栖装甲和陆战队员正向纵深突击,夺取高地
第一批次装甲装备泛海上岸后,云雾山舰紧随其后,一边敞开硕大的舱门,一边直冲滩头。刚一抵滩,载有陆战队员的6辆装甲装备鱼贯冲出,迅速冲上山坡。
“这是我们首次将装甲装备投送到境外演习区域,对武器适应当地气象、地理条件是一次充分检验。这次的立体登陆从某种意义上是干式登陆,也就是陆战队员由人员涉水改为跨越登陆,不沾水就可抵滩攻击,这与实战很契合。”联演中方总导演助理、海军作战部副部长梁阳在演习现场介绍。
中方两栖装甲车泛水编波后,迅速展开战斗队形,向岸滩一线发起冲击
消除据点、建立控制点、开设岸上登陆指挥所、装甲装备向纵深突击……约一个半小时后,各项登陆任务顺利完成,演习圆满成功。
联演中方执行导演、海军副参谋长董军说,这种大规模联合登陆行动的筹划指挥十分复杂,双方在实兵演练的各个步骤都配合得严丝合缝,这一方面具有较高的实战价值,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两军协作能力达到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