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64年首次核试验以来,中国的核武器政策一直以坚持“最小威慑力”和“不首先使用”,还避免卷入成本高昂的武器竞赛中。这项政策的基础是中国领导人对核武器性质和角色的理解,并且受到了中国历届领导人的拥护。
在中国首次核试验后的几个月,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原子弹哪里能乱甩呢?如果我们有,也不能乱甩,乱甩就要犯罪。我们的国家将来可能生产少量的原子弹,但是并不准备使用。既然不准备使用,为什么要生产呢?我们是用它作为防御的武器。”
应该说,从中国拥有核武器的那一刻到现在,中国的核武器技术不断进步,但是中国政府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声明从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中国政府也一如既往的严格遵守着这一既定原则。
尽管现实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国际战略环境已经不再那么严峻,但是爱好和平的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这一庄严承诺,仍然没有丝毫的改变,这足以显示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新世纪倡导的和平崛起的国家发展规划,是不会对任何国家或地区形成任何威胁。
实际上,外国媒体认为,中国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被证明是十分高效和明智,它避免了核军备竞赛,节省下的资金可以用来经济开发。随着中国常规武器能力的提高,中国也越来越有信心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核武器政策,而不用跟随美国和俄罗斯俄武器开发的老路。
实际上,世界上也没有哪个国家敢用核武对中国动手,足见中国的最低核武器战略的成功之处,既有效又经济的核战略帮助中国成为了世界大国,外国媒体进一步称,难以想象中国会改变目前的核政策,而去选择极端地追求高昂的武器,试图与世界核大国进行没有意义的核武器数量和质量抗衡。
最后,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战略选择,也是对周边国家的一个友好和善意的战略安排,它防止了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借着中国核武器和核战略自己发展核武器,造成实际上的核扩散。
同时,中国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战略和美国在东亚地区提供的核保护伞共同维持着东亚和东北亚地区的核均势和安全稳定,所以中国首先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战略是非常英明和正确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