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方强调由超视距空空导弹和隐形飞机、先进传感器、信息处理及电子战能力构成的组合式远程空空作战,而中国作战理论却强调在任何军事冲突一开始、甚至是冲突发生前,攻击美国的C4ISR系统,包括卫星系统。
这种信息作战行动将在太空、网络空间以及整个电磁波谱空间展开。以信息战为开始打响“战斗第一枪”,会刺激中国展开迅速而果断的行动,而缺乏信息支撑的F-35战斗机会在灵活性方面受到严重限制,必须依靠机载传感器系统,比如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光电瞄准系统来探测、跟踪并与目标对战,这就提高了F-35战斗机被发现的机率,有可能会使F-35战斗机进入敌方的视觉范围之内,最重要的是,这种缺失会剥夺F-35战斗机使用超视距空空导弹的能力。
有关一架F-35战斗机在空战中输给F-16D的报告一经泄漏,人们对未来空战性质的讨论就越来越高涨。
最近,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亚洲军事现代化专家安德鲁·戴维斯(Andrew Davies)强调了由超视距空空导弹和隐形飞机、先进传感器、信息处理及电子战能力构成的组合式远程空空作战的重要性。

中美两国军官
戴维斯还指出,没有证据证明这些能力如何在未来环境中有效发挥作用,“人们有理由想知道未来F-35战斗机如何能够发挥其特性,特别是在反隐形系统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认为,该型机未来会携带越来越多的远程武器系统”。
很明显,F-35战斗机设计用于执行远程攻击任务,而不是近距离空战。这就突显出了人们正在辩论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假设未来空战将被超视距作战主宰,近距离空战即将落幕,这种假设是正确的吗?”

中国空军歼10战斗机
假设“未来空战将被超视距作战主宰,近距离空战即将落幕”的基础是:美国及其盟国军队始终维持对任何敌方的“技术优势”,具备优越的态势感知能力,能够不受限制的使用超视距空空导弹。在这方面,F-35战斗机要在战术空战中获得真正胜利,可能取决于其在战略层面保持技术优势的能力,在任何未来冲突中,在信息战方面赢得决定性的胜利。
考虑到未来的对手,中国信息战理论强调在任何军事冲突一开始,甚至是冲突发生前,攻击美国的C4ISR系统,包括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