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点,开始审看朝鲜电影乐团为访华巡演准备的节目。节目没的说,郑春日团长说,排练了一月有余,为了我们的审看,又加班加点了三天。
我见到了人民演员崔三淑老师,快六十岁了,声音甜美依旧,当年我们熟悉的《卖花姑娘》主题歌和“赤诚花”以及《金姬和银姬的命运》中的“爸爸的祝福”都是她演唱的。既然是艺术总监,我要对演出质量负责任,我为青春活泼的金喜玉选定了一首中国歌《红旗飘飘》让她抓紧练习,并建议她到观众席中去演唱,她的边唱边舞的风格很适合与观众互动。
卖花姑娘的海报
建议给长鼓手林太权和吉它手金成心打追光,他们的青春靓丽和娴熟的技巧定会赢得观众的喝彩。
建议男女声对唱“九九艳阳天”谢幕时男歌手不要走回舞台中央,而是躲在侧幕露出头来招手,中国观众喜欢有趣,建议唱“英雄赞歌”的副歌时,指挥可以转身指挥全场大合唱,……我的几乎所有建议,朝鲜艺术家都一一采纳,合作不像传说中那么难。
卖花姑娘的油画
看看表,已经没时间吃晚饭了,我们要赶到五·一体育场去看十万人参演的《阿里郎》。
恩爱夫妻,生活清贫,深爱美丽妻子的丈夫执意外出打工挣钱,补贴家用。丈夫走后,地痞流氓纷至沓来,妻子却守身如玉。一年后丈夫归来,见到了依然美丽的妻子也听到了刺耳的传言,于是决定再次出走,妻子追在身后声声呼唤:我的郎啊,我的郎……
翻译成朝鲜话就是阿里郎。这个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故事不知为什么成了朝鲜民族的符号,听到阿里郎你就会想到朝鲜民族,就像听到梁山伯与祝英台想到中国一样,听到罗密欧与朱丽叶想到意大利一样。怪得是,很多民族源远流长的都是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