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山从来不只是锦上添花,他更做到了雪中送炭,汶川地震后的义演捐助那不是世人皆知吗?
所以,有人喊出本山离开,我们不需要本山,我觉得是非常悲哀的。如此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演到现在,他应得到的尊重呢?难道我们就这么自私狭隘吗?至少进入新世纪之后,赵本山出品的剧集,已经成为中国的农村人生活里的一件“大事”--不管媒体上、学术界对赵本山个人如何评价,对赵本山导演和出品的剧集如何评价,这“大事”的级别是谁也抹煞不了的。
不过,作为赵剧的忠实粉丝,我还觉得他的剧集不但在娱乐性上更胜一筹,在另一层面,它们对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生活状态描述上,也是一枝独秀,赵本山作为一个一直关心中国东北农村和农民生活的艺术家。
《刘老根》剧照
对黑土地、老农民的执着关注、真诚热爱是中国任何一位艺术家都无法相比的,而他通过他出品的剧集,对中国农村政治、经济和农民生活的走向判断,也是非常准确的,带有预见性的,更可贵的是,他还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提出了一些有实践意义的解决方案。
这,谁又可以相比?就是那些号称农村问题的专家们,做得又如何?
东北农民喜剧形象深入人心
《刘老根》当时播出后影响极大,可谓万人空巷,刘老根、药匣子、满桌子、大辣椒等一系列典型东北农民喜剧形象即刻深入人心。赵本山的乡村喜剧有着伟大的现实主义意义,虽然我们在这“成长之线”上也看到过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那恰恰又是现实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映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