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投行促人币国际化赢良机
香港媒体3月19日文章分析,亚投行被视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力作,在国务院应用经济学学部委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看来,亚投行与上海自贸区两大平台携手铺路,向海外释放生产力,加速人民币资本的流动,将为人民币国际化赢得绝佳时机。他指,人民币国际化的助推器应当来自市场实际需求,并非仅仅依靠行政手段,上世纪日元国际化战略的折戟即是左证。欧洲诸国争相加盟亚投行,力捧人民币进入多边货币体系,亦为人民币国际化营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通过贸易建立国际货币体系新格局,使人民币成为市场自身需求,孙立坚强调,这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好途径,“上世纪,日本政府主观上力推日元国际化,却以失败告终,而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主要货币,则纯粹是彼时的市场需求使然,可见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亦非行政手段可以促成,最佳推动力应来源于市场,故需做大流通平台,先搭台方能后唱戏。”
亚投行被视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力作
孙立坚认为,现时世界货币体系正在从美元单边主导,走向多元融合,欧元弱势格局下,欧洲国家致力于将人民币纳入多边货币体系,以摆脱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分散投资风险在情理之中,这是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热捧亚投行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在另一方面亦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创造了有利外部条件。
中国带动全球秩序重组
美国一开始就排斥由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并游说其他国家不要参加。
新加坡媒体3月19日文章援引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朱云汉表示,美国一开始就排斥由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并游说其他国家不要参加,但继英国之后,德国、法国、意大利也在最后一刻表态要加入,美国这四个传统盟友在未与美国商量就作此决定,让美国气急败坏,这是一叶知秋,世界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他认为,中国的兴起带动全球秩序重组,中国带领发展中国家选择性接受西方的游戏规则,也带动非西方国家的崛起,特别是近平启动“一带一路”大战略后,重塑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欧亚印度洋过去1700年是人类经济活动枢纽,在拉丁美洲被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等殖民,将重心转至大西洋,美国在二战后一支独秀,改以太平洋为重,现在重新回到以欧亚印度洋为中心的新局面”。美国社论指出,美国想维持亚太地区领导地位不坠,就须有应对“一带一路”的新战略,徒然靠旧同盟关系和传统情谊,已挡不住钞票与市场的攻势。忙于内斗的华府政客们,该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