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人民币中长期贬值.低迷的2015年进出口贸易数据已经在向全球货币投机者侧露出了人民币估值虚高和脆弱的一面。
在过去几年里,央行致力于加速人民币国际化。2014年里人民币似乎在按照中国央行的逻辑正在全球落地开花,央行似乎对人民币国际化充满信心。
对于央行积极推进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制造业产业实现国际化前央行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最终将引致人民币做空风暴。2015年初人民币中长期贬值趋势生成后的持续性逼近跌停的波动正在显示出人民币做空风暴涌动的暗潮,而低迷的进出口数据只是做空风暴日渐递进的注释。中国主导经济的恶果被经济高增长的速度所遮蔽,次贷危机后,经济模式得到不断强化,当铁公基和房地产投资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时,中国经济的工业化的进程就已经结束了,中国制造业在不知不觉中被边缘化,现在正在走向绝境。
央行降息
加入WTO,中国制造业摆脱了自力更生的落后困局,世界先进技术的涌入为中国制造业注入了新鲜的生命,中国制造由此走向世界。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不仅为中国创造了巨大的贸易顺差,同时也为政府创造了巨大税收。
随着财政收入的持续增加,中国各级政府受体制内在逻辑催动演化成为投资商——完全承继了计划经济经济时代主体投资的基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退化成了政府私有财政,公共财政资金变成了政府私有资金,无需任何公共立法决议,各级政府可任意将资金投入任何基础设施建设中。
2001年,中国加入WTO
在GDP全球增速第一的高歌声中,中国铁公基和房地产建设在次贷危机爆发后短短的几年里抬高了中国制造业成本,成本优势的丧失让中国制造业陷入了无利可图的绝境,中国制造业还没有来得及消化世界先进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中国政府及其国有基建投资就已经挤垮了中国制造业。 迄今为止,中国高端制造业的核心技术还在跨国公司手中,中国制造不过是壳制造而已,中国低端制造还停留在贴牌制造阶段。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制造充其量就是跨国公司的生产车间而已。2013年以来,中国高涨的人工成本,地租成本以及融资成本已经让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无利可图,跨国公司近两年来从不断裁撤业务现在已经演化到了大规模关闭厂房撤资的境地。随着跨国公司的离境迁徙,中国壳制造将丧失国际市场竞争力,那些为跨国公司生产提供零配件的链条制造产业也将伴随着跨国公司的离去而倒闭破产,成本压力和海外市场的日渐丧失是2015年中国制造业窒息死亡的主导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