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两会”的议题,德国最看重新《外国投资法》的修订。德国及欧洲希望,中国减少对合作的限制、继续加大开放力度。柯慕贤大使表示,最近一段时间,德国企业和行业协会比以前更频繁地请求驻华大使馆帮助解决问题,甚至一系列的案例增加了德企对中国进一步向外企开放的决心的质疑。
具体表现在:银行业信息技术产品新规,给德企设置了远高于在德国要求的安全标准。这引发了新的网络安全政策增加了外国供应商进入中国市场难度的担忧;公共采购方面,中国省一级单位对同等对待中企、外企程度不够。中国企业已从欧洲等公共采购市场的开放中受益,大幅扩大对当地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希望中国在世贸组织框架内开放更多公共采购领域;
德国及欧洲希望,中国减少对合作的限制、继续加大开放力度。
中外合资公司的成立可以放宽领域,降低过多的强制性要求;
外国制药企业抱怨药品审批出现严重“壅塞”,审批时间过长。
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
基于上述情况,柯慕贤总结道,全国人大发出加快、扩大开放的信号,是非常重要的。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措施必须在今后的开放过程中得到优先推进,新的《外国投资法》的修订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此外,如在国企改革已采取的初步措施后跟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的明确举措,将加强对进一步开放的信心。“我们寄希望于中国法律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能如所公布的那样得到提高。全国人大在上述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