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网站2月11日发表题为《北京在乌克兰危机中的外交角色》的文章,作者是专栏作家弗兰克·西伦,全文编译如下:
涉及乌克兰危机时,欧洲与美国的利益截然不同。德国总理默克尔9日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讨论了各种应对策略,但此次访问并没有缩小他们立场的鸿沟。

德国总理默克尔与美国总统奥巴马
这远远超过了标准的“好警察坏警察”游戏:默克尔反对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奥巴马却承受着越来越大的要求这样做的压力。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几天前曾一语击中要害,当时他说,不管处于什么境地,俄罗斯都是欧洲的邻居,而不是美国的邻居。它更像是美国的头号敌人。
美国和欧洲长久以来在对俄罗斯制裁的问题上也一直存在分歧。柏林和华盛顿曾达成一项妥协,即通过加紧制裁、发出旨在让普京退缩的威胁,从政治上和经济上孤立俄罗斯。但这样做不大可能奏效。
乌克兰危机美欧加大对俄罗斯进行制裁
这是一种属于20世纪两极世界的做法。那时候,全世界被不可逾越的意识形态界线划分成两大阵营,而且各方总是指责敌方煽风点火加剧争议。这种做法根本无法解决冲突。其短视的世界观使得西方很纳闷,为何其制裁措施仍未使普京清醒过来。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而且也因为其余金砖国家。他们使自己与西方的对俄政策拉开了距离,因为他们要照顾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