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五:弥补歼010A的尴尬。如果说歼-10A航程近、多用途能力弱的缺点在冷战时代可以接受的话,那么在我国空军向攻防兼备方向发展,这些缺点就变得十分突出了,特别是苏-27SK的引进和歼-11的国产化,歼-11具备较大的航程、较大的外挂能力,可以在挂4枚中距空空导弹和2枚近距空空导弹的情况下执行远距离的空优作战任务,较大的机体也让其有较大的空间来容纳较多的油箱和较多的武器,其多用途扩展能力也明显优于歼-10,这样歼-10在我国空军的地位就显得十分的尴尬。
提高其航程和多用途能力就显得比较重要,提高航程需要增加载油量,而如果增加油箱容量需要加大机身或者机翼,这个改进就比较大了,而采用空中加油,就会增加战区兵力规划和调动的复杂程度,同时空中加油机也不能过于接近对方区域。
歼10B战斗机
另外我国空军目前拥有的空中加油机队也极为有限,难以支持较大规模的作战机队,在这种情况下增加飞机副油箱载油量就成为最简便、最快速的方法,增加副油箱油量需要更大的负荷的挂架又可以增加战机挂载机载武器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为增加的电子战系统提供空间,当战机深入对方区域作战时候,比国土防空作战更加依靠自己的威胁探测系统,因此需要配备更加完善的电子战系统,可以在更宽的频谱范围内探测、识别、压制对方的防空武器中,但如果把增加的所有的电子战系统放在垂尾及机尾的话,就会衍生重心后移的问题,因此把部分增加的设备放在机翼的挂架内,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所以歼-10B的这个挂架有“一箭三鵰”。
歼10B战斗机
观点六:歼10B空战性能得到全面提升。在中国五代机服役之前,中国航空兵需要有一型性能比歼10A有全面增强的,能够在未来十年高强度战争环境中与最先进四代改型战斗机直接对抗的“高端后四代”战斗机装备。这样能够对于周边国家装备的第四代战斗机形成全面的性能优势,而且能够直接对抗少数国家装备的先进四代改型战斗机。歼10B保留了歼10A兼顾亚音速和跨音速机动、高敏捷性和具备良好超音速拦射性能的全动鸭式布局方案,采用最先进的相控阵机载雷达与光电传感器相配合,采用全面升级的电子对抗装备,并且在进气道设计上对于空战发生概率最大的亚音速和跨音速段进行了优化。通过这样的改进措施,歼10B弥补了歼10A的性能短板,进一步发挥了歼10原有总体方案的性能优点,综合性能在国际四代改型战斗机中处于较好的水平,无疑满足了新时期中国航空兵对于空优作战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