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亚麻说,中国兵到莫的村那年,他还很小,但他清楚地记得“人很多,陆陆续续走了很多天”,他还看到中国兵在村子里捣谷子,然后每人背一袋大米离开。
邱中岳在回忆文章中提及部队准备干粮的场景,“15日,第五军分别在莫的村开设补给站,遵照杜军长指示,将运输来的粮食、罐头、药品、被服和轻兵器弹药,尽量分发各部队携带,余粮一律交新22师。”从曼西往北,沿途多个村子里年长的人,都亲眼看到过中国兵撤退时的情景。
南进村年龄最长的村民乌巴莫说,那时他只有3岁,父母后来告诉他,当年是英国兵先到,英国兵让村子里的人赶快离开,说后面来的日本兵会拉你们去做民夫
“父母带着我躲进了旁边的山上,从山上看下去,到处都是当兵的,后来来了很多中国兵,还有女的,中国兵到莫的村之后,就把汽车扔掉了,沿河有一两英里长,都是被扔掉的汽车。最后到的是日本兵,日本兵到了后,把能开走的汽车都开走了。”
“中国兵很慌乱,但没有干扰当地老百姓,就是会拉我们的大人去做民夫,不过会给钱,后来这些当民夫的都被放了回来。”乌巴莫回忆说,“日本兵到了后,用枪杀了我们很多牛,然后吃掉。日本人应该赔偿我们。”
乌巴莫和父母在山上住了两年多,“天上经常有飞机,见到人就轰炸。”
莫的村村长乌普江已经75岁了,知道有许多中国兵死在这里,“很明显能看出来,中国兵衣服不整齐,我还问家人这些兵干什么,父亲说是逃跑。后来追来很多日本兵,穿戴就非常整齐。”
原始森林里发现许多锈迹斑斑的铁皮
有一天晚上,躲在山上的乌巴莫一家听到村子里连续响起巨大的爆炸声,“家里人都哭了起来,以为是中国兵炸掉了我们的房子,第二天有人偷偷下山去看,才发现中国兵是烧毁了他们的汽车,不是房子。”邱中岳称,当时部队从莫的村步行撤退前,拆掉了汽车的内胎,取走火炮的瞄准具,还把剩余炮弹、不必要的公文、多余的装备等都集中到一起,四周堆上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