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应当明白,大陆的柔情可能不会延续很久。三十年来从邓的韬光养晦,到胡的和谐论,均属于避免冲突的和平低调路线。
然而,大陆年轻一代和军界人士早已对这一路线怀有不满。这种情绪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大陆年轻一代的领导人。
毕竟三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实力已今非昔比,中国迟早会由这一低调策略转向较为强势的策略。
三十年来,大陆对台湾的态度也经历了从强硬到怀柔,即逐渐退让的变化。
目前大陆在政治上已退到底线,只求“不独”,已退无可退,经贸上对台湾几乎已是有求必应,如果台湾的民意仍持续绿化,政治统一仍毫无进展,则大陆的对台政策可能反转。
而这一转变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发生。
以台湾先天的弱者地位,能在大陆出价最高时达成交易,符合“台湾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可是台湾人劫不知见好就收,由于民进党的纠缠,他们仍在为一党私利内斗,坐视良机流逝。
资料图:台军演习。
资料图:台军演习。
三、善意提醒而已
笔者幷非对台湾人有成见,而一定要让台湾屈服于大陆才甘心,只是出于善意,不忍看到因一种无视现实、不能正确评估自身力量的盲动而招致未来巨大的战争风险和生灵涂炭的悲剧,故而提醒台湾人而已。
也许台湾人会问:“那你为什么不设身处地为台湾人着想,呼吁大陆当局,放台湾一马,让台湾独立呢?”
正如笔者无法改变台湾人想独立的愿望一样,我也无法改变大陆人希望统一的愿望。
台湾人想独立,而大陆人想统一,这是今日的一个死结。这不是一个关于双方的看法谁更有理的问题,不是一个关于国际法的法理学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