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邓丽君
邓丽君去世后,台湾当局将她定位为“爱国艺人”,因为她始终牢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拒绝攀附一个“巨大的权贵”——日本。
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的5年间,邓丽君虽得奖无数,广受欢迎,却始终不喜欢这个国家。她很少买日本货,除了演出需要,也很少交日本朋友。很多倾慕她的日本男子,都被她拒之门外。
尽管条件很便利,但她一直没办日本护照,也不购置日本房产。她说:“我在日本一般不碰日本货,日本汽车确实是价廉物美,但我买的是一辆德国金龟车,不但没有冷气,还是手排挡。
邓丽君
同样的价钱买日本车,不知道能换一辆多新式的呢!好多人都笑我傻,其实他们哪儿知道我心里的意思。或许是由于某些民族情结吧,老实说,我讨厌日本,我唯一做的,就是在日本努力赚他们的钱,然后汇回老家。”
邓丽君
在日本期间,邓丽君时刻以自己是中国歌手为荣。为了歌唱事业,她不得不学说日语、唱日文歌,但她坚持不取日文艺名。她还要求,每次在日本公开演唱,一定要有一首中文歌曲,还要穿着中国旗袍亮相。2009年9月,一个名为《华人明星入外籍都有谁?》的帖子,在网上被争相转载。帖子中列出了多位加入外国籍的大陆著名演艺明星。很多网民对这种现象感到愤懑,指责他们“不爱国”。诚然,是否更换国籍是明星们的自由。然而,在邓丽君的民族气节面前,这样的“自由”是多么地令人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