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么从李光耀的言论看统一问题呢?可以从“想不想、会不会、该不该”三个切入点来分剖。
首先,“想不想”?这个切入点最简单,也最困难。简单的是,想不想是一种情感偏好,不需要道理,不必附理由。想统一就是想统一、想独立就是想独立,这种各自的拥护,严格来说也没有对错可论,青菜萝卜各有所好而已。
难的地方也在于,当统独拥有了接近信仰的色彩,意谓着在统独立场上选了边,彼此说服甚至沟通的空间就会缩小,甚至,由于过分的正当化自己的立场,对不同立场的持论者,也就容易用情绪性语言攻击对方。
这也是为什么马英九这6年半说了几百次的“不统”,得到的还是“独派”人士对他扣上“卖台”的评价。因为他每次说“不统”时也必说“不独”(或者倒过来,他说“不独”时必说不统)。非我“独”类,其心必异。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
拉回李光耀的统一预言,“独派”通常采取的是不交集的回应法,比方说,回批李光耀的发言叫“干涉内政”,“台湾前途不容外人说三道四”,或者干脆进行国格污蔑,讥笑“新加坡是鼻屎大的国家”。
台湾的前途不是根据台湾人民的意愿确定,而是由台湾与中国力量对比的现实。
其次,“会不会”?想不想是个人心中的主观,会不会是对未来的预测,李光耀的统一预言,讨论的不是想不想的个人意愿选择,而是会不会的趋势大局判断。在李光耀的看法里,不想统一并不会阻却统一。当被问到“台湾当地的调查显示,支持独立的人比要统一的人更多”。李光耀直言“(这种民调)是毫无意义的……台湾的前途不是根据台湾人民的意愿确定,而是由台湾与中国力量对比的现实,以及美国是否打算进行干预来确定的。这不是以民意调查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