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社会万象>社会追踪>

中国难以进入印度洋 印度拥有主场优势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11-12 21:54:55

西方惊呼:今日的印度和14年前中国一模一样

  “龙”与“象”的潜力最受瞩目。美国媒体北京时间今天(9月15日)发表报道称,在出口、资本开支和外资投资方面,现今的印度与2001年左右的中国相似,一方面,这说明印度在经历了连续3年的经济疲软之后,仍然走在与中国类似的崛起道路上,另一方面,比中国落后13年也意味着印度可能已经错失了一些中国曾享受的利好。

  报道指,印度计划在未来5年将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市场份额增加50%。总理莫迪在上个月纪念印度独立日时表示,“印度制造”将售往全球

  莫迪还列出了印度兴建子弹火车和“智能城市”的计划,并建立更多的“经济特区”,区内的企业将获得税务优惠,并可以减免繁复的行政审批。

  印度新总理莫迪

  莫迪似乎还向北部邻邦学习到如何通过强力的政府指导和支持,推动某些产业的发展。印度的商务部长Nirmala Sitharaman上周表示,印度政府会保证给制造业者足够的支持,让“印度制造”成为全体印度人的骄傲。

  印度迟至1991年才开始经济起飞

  但相比之下,中国在1978年就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而印度迟至1991年才开始经济起飞,当时,一场外汇危机迫使印度放松对企业产出和进口的限制,以换取国际支持。

  如果对比两国经济改革之后的路径,会发现那是非常相似的,无论是出口、外资投资、在设备、基建和其他方便的开支,都以相似的方式增长。去年,印度的人均产出较中国在2000年时的水平略过一点。但两国的经济起飞也有不同。中国的经济,即便是在2001年,也比印度今天的经济更加以制造业为主导,而印度的增长更多地是由服务业驱动的,比如软件和外包服务。

  如果要走与中国相似的崛起道路,印度就要比按图索骥再多做一点工作,尤其是在今天,低成本制造业已经不那么可靠的时候。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