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国的孩子们生活肯定比我们当年好了不止百倍,有时候我跟他们说起当年我想要喝一听可乐,都要等上半年才有机会时很多人都表示不敢相信,但那却是事实。在人均工资只有几十元的那个年代,一听可乐的价格照样是3.5元。而今人均工资涨了个天翻地覆,可乐的价格却反而变成了2元一听。
虽然在有些方面通货膨胀率超过了人均工资水平,但在更多方面我们只要摸摸良心,就又不得不承认工资水平确实跑过了通货膨胀率。尤其是在衣和食这两个事关老百姓生存的领域,人均工资购买力水平大幅上升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我小时候有一件化纤的咖啡色呢子衣,从3岁开始穿,一直穿到了13岁。一开始的时候是当大衣穿,后来是当紧身衣穿。而一到冬天的时候我穿的保暖裤和保暖衣都是母亲把父亲的一双双劳动手套给拆成棉线之后,再重新针织而成。
但即便如此,我都还算穿得不错的那种,因为那会儿很多同学穿的衣服都是用蓝布或碎花布制成的,且满是补丁。一件衣服往往是哥哥穿了给弟弟,弟弟穿了给妹妹,孩子们要想穿上一件新衣服近乎是一种奢望。
在人均工资只有几十元的那个年代,一听可乐的价格照样是3.5元
由于我是独生子女,家里没有弟弟妹妹,所以为了节省钱,从小学到初中我的衣服从来就没有合身过。因为每次买衣服的时候,母亲总是要给我买大几号的,先把袖口和裤腿向内卷进去用线缝起来,等我长高一点时再拆开线把袖子和裤管放长一点,再重新缝好。等到好不容易穿到正合身的时候,往往已经破旧得不成样子了。
真相要经得起推敲,只有仔细梳理这些过往和当下的生活细节时,我们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才能理解这个时代是一个好时代还是一个坏时代,我们才能参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以来所走的道路究竟是对还是错。
中国如今实行9年义务教育
所以我常常说,很多人根本没有经历过什么叫做物价飞涨,却一有风吹草动就大呼小叫。有一个经典的物价比较文章在几乎所有的媒体上都曾经刊载过。大致内容就是说八十年代一百元可以买1000个鸡蛋,而如今一百元只能买200个鸡蛋,所以证明中国物价飞涨了数倍。
但这种比较方法纯粹是偷换概念,因为想要在八十年代挣到100元,比在今天挣到3000元要难太多太多。有些人经常拿当年上学只要几块钱的例子来证明今天中国的教育成本过高,但他们却从来不提当年根本就没有多少人能从牙缝中挤出那么几块钱的学费来。
如今中国已经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且学杂费全免,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还享受午餐补贴,但是在八十年代的中国,几块钱的学费却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我外公早些年在国外参与铁路援建设计工作,所以他的孩子能够勉强缴得起一个学期几块钱的学费。然而和我那些叔叔阿姨一个村子里的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当中很多没能念完小学,改革开放之后依然只能从事最低端的体力劳动和简单的非技术岗位,有些人不到60岁就因操劳过度而过早的去世了。一个人的命运竟然可以被几块钱甚至一块钱决定,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如同天方夜谭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