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麟在继续教育领域从业多年,熟知其合作模式。他表示,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名校通常与专业的培训公司合作,还有一种合作方式是高校找到有知名度的教授,希望借助教授的名气和资源招生。他与北大培训中心的合作则属于后者。
张家麟还透露,在项目外包过程中,还会出现再次外包的情况,培训机构会通过网站、小包工等途径,拉拢学员,每招进一名学员,培训机构就会给小包工几千元的提成。从而出现了培训班小班改大班、甚至是几期学员混合上课的现象。
而北大对高端教育有较高要求。2004年12月,北京大学召开的第一次全校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北京大学的继续教育应该定位在高水平、高层次、高效益上。”
2005年,北京大学培训中心成立,对于该中心,郑学益评价:“是全校专门负责举办跨学科、综合性高端培训的专职机构。”张家麟也认为北大培训中心是“正规的”,所以才会有后来的合作。但他没想到,终因利益之争,他深陷其中。
“如果以利益作为办学的最终目的,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张家麟说,如果北大承认错误并且道歉,“我不会起诉它。当然,它是向社会道歉而不是向我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