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张灵甫在孟良崮被二十万解放军包围,其中十万是集中围攻其整编七十四师,他于最后阶段,确曾向蒋介石发出死前遗书:“十余万之匪向我猛扑,今日战况更趋恶化,弹尽援绝,水粮俱无。我与仁杰(副师长)决战至最后一弹,饮诀成仁,上报国家与领袖,下答人民与部属。老父来京未见,痛极!望善待之。幼子望养育之。玉龄吾妻,今永诀矣!”故张极有可能是自杀,到今天,中国内地电视剧《红日》也以张与军官集体自杀的场面来处理。

资料图:张灵甫与王玉玲
另一方面,据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华野二号人物、负责战役指挥的粟裕属下给出的报告,张灵甫却是死于乱枪之下。因为,时有第四纵队司令陶勇,闻前线将士声称张灵甫已死,特率众上山寻找张尸,发现其前胸中了多弹,随队军医判定为发自二百米外、由加拿大制造的美式冲锋枪子弹口径(时解放军用此型号枪枝),故如实上报粟裕,是以张灵甫之死竟成了“罗生门”。文章作者认为,当时南京国府与解放军生死相搏,各自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说法。在蒋介石而言,张灵甫是其得意门生,如此壮烈成仁,相比遭到乱枪击毙,当然较有面子,复可塑造军中典范,激励士气。在解放军而言,因早有军令要活捉张灵甫,其时在孟良崮漫山遍野高叫:“攻上孟良崮,活捉张灵甫”!但最后张中弹身亡,如死因是自杀,则涉嫌看守不力(或活捉不力);如死因是乱枪击毙,在战乱中较难追究责任。当然,这只是提出的疑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