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延安荤菜以羊肉为主,但考虑到我们几个是南方人,***特意吩咐厨师做了几样猪肉荤菜,如***一生都喜爱的湘味“毛氏红烧肉”、肘子等。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因为我是四川人,有两个菜还多多放了些辣椒末,带有川菜特色。
此外,还有一大锅清炖羊肉,让大家吃得十分尽兴。印象中,在延安那么多年,似乎再也没吃到过比那天更丰盛的饭菜。***说:“丁兰,丁兰,花木兰!”
此前,***对我的印象一直很好,是江青待产之前就有的—有一天,***来医院探望住院的谢觉哉,抵达时,恰好是医院查房的时间。***就没进去,而是自觉地在外面的一张石凳上坐下来,静静等候。这时,恰好我从病室出来,一眼看见***带着一名卫士坐在石凳上等候,很觉不妥,赶忙过去问候,又一定要带***去病房探望。***摆摆手,连说:“使不得,使不得!”
看我不解,***解释道:“医院有医院的规定,我也要遵守医院的规定啊。你说是不是?”
***的这番话,让我又感动又惭愧,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为解除我的窘态,就亲切地与我拉家常,问我是四川人还是湖北人,又问来延安之前的一些情况。当得知我是上海正规医学院的毕业生,又在外国人办的医院里做过医生,为革命理想放弃上海舒适的环境投奔延安时,***连声夸奖。***对我说:一个像你这种从大都市跑到黄土坡来的知识分子,为革命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实在很不容易。
之后,***讲起了历史上有名的花木兰从军的典故,不禁感叹地对我说,古时候有木兰从军,你小小一个女孩子,从上海到延安来投军,在大家眼中,就是当代花木兰!“丁兰,丁兰,真是个花木兰!”***用浓浓的湖南口音连说了两次,说得我激动万分。
那天在***家做客时,***见到个头不高的我,不觉又联想到上次在医院夸我是“花木兰”的情形,忍不住又当众说:“丁兰,丁兰,花木兰!”这一说,大家都笑了起来。我自己更是开心极了。闲谈中,***还问了些四川的风土人情,***一面听,一面赞许地点头。
资料图:江青
午餐时,***考虑席间女同志多,怕江青一个人招呼不过来,怠慢了客人,又让人将住在附近的朱德总司令的夫人康克清大姐请过来,一起陪客人吃饭。二十多个人分成两桌将两间窑洞坐满了,边吃边说,欢声笑语不断,十分尽兴。
餐后吃过水果,兴致依旧很高的***和江青又分别同客人合影留念。之后,医务人员中的女同志又与康克清大姐一起合影留念。一直到下午4点多钟,大家才兴尽而归。
成功给江青接生,也使我因此而有了“名气”。后来我不仅在妇产科任职,还被挑选到为中央领导同志担任保健工作的医疗组中,为一些党的领袖兼任保健医生。先后给朱德总司令以及时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长的王明担任过保健医生。
由于兼任了中央首长的保健医生,以后到杨家岭的时候就多了起来。每次去杨家岭,我总要去看看小李讷,并为她检查身体,关心她的健康及成长状况。对此,***和江青都很欢迎。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整个延安沉浸在胜利的欢乐中。中央医院的医护人员身着白衣,披挂着红绸带,组成一支特殊的秧歌队,一路扭起陕北秧歌,到杨家岭向党中央、毛主席报喜。我记得很清楚,那天,***站在窑洞前的土坡上,一眼就认出了我,亲切地向我挥手致意。不过,站在旁边的江青却有点无动于衷、爱理不理的样子。扭过秧歌之后,***让人抱来小李讷,让她喊了声“丁阿姨”。此时,李讷已满五岁,长成了一个活泼可爱又有些腼腆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