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野史逸闻>

神秘恐怖的秦始皇陵墓:惊天秘密隐藏其中(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3-01 11:45:19

 

  其实,让人不解的不仅是秦始皇陵墓的朝向。据考察,陕西境内已发掘的917座秦墓,绝大部分都是东西向。秦公陵园的32座大墓,也全部面向东方。秦人葬式的这一特点,越是早期越为明显。是什么原因让秦人采取东向的葬式呢?坚持秦人起源于东方的学者认为,由于东方是秦人祖先曾经劳动、生活过的地方,他们对东方怀有特殊的感情,然而东西悬隔,路途遥远,其间又强敌林立,“叶落归根”的希望非常渺茫,因而采用朝向东方的葬式,以示不忘根本。相反,坚持秦人起源于西方的学者认为,秦人采用“头朝西方”的葬俗,是想彰显他们来自中国西部。但如果头西足东的葬式表示秦人来自西方的话,那么华夏诸族流行的北首而葬之俗,是否说明他们来自北方呢?现代文化学与民俗学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秦人流行的西首而葬之俗和他们曾流行过的“屈肢葬”一样,与甘肃地区的古代文化或某种原始宗教信仰有关。比如“白马藏人”对本民族盛行的西首葬的解释是,日落归西,人亦随太阳走。也许,秦人对他们的葬式,也有本民族特有的解释。一切都不得而知。

 

  3.幽幽地宫深几许

 

  这座寄予了秦始皇无限期许的东西向帝王陵墓的地上封土尚且如此壮观,其下所掩埋了千年的地下宫殿又会是怎样的一番规模呢?难道真的像传说中的那般深可见黄泉么?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谈到秦始皇陵的深度时,说到“穿三泉”。《旧汉书》中对秦始皇陵的描述有“已深已极”、“深极不可人”之语。据说公元210年,即秦始皇50岁生日时,丞相李斯向他报告说:我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连火也点不着了,凿时只听见空空的声音,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而《吕氏春秋》则记载:“浅则狐狸扬之,深则及于水泉”,即最深到泉水。

 

  如此听来,莫非当年秦始皇真的将地宫挖到了地表的最深处?与他所向往的仙境的九重天界匹敌?

 

  物理学家曾尝试用现代高科技的手段给出答案。专家们利用现代高科技与陈明等三位科学家研究撰文,推测秦陵地宫深度为500至1 500米。但现在看来这一推测,则未免近乎天方夜谭。倘若假定地宫挖至1 000米,那它就超过了陵墓位置与北测渭河之间的落差。那样不仅地宫之水难以排出,甚至会造成渭河之水倒灌秦陵地宫的危险。尽管这一推断悬殊太大,但却首开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秦始皇陵奥秘的先河。

 

  与此同时,国内文物考古、地质学界专家学者对秦陵地宫深度也作了多方面的研究探索。根据最新钻探资料,秦陵地宫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深。实际深度应与芷阳一号秦公陵园墓室深度接近。这样推算下来,地宫坑口至底部实际深度约为26米,至秦代地表最深约为37米。这个数据应当说不会有大的失误,这是依据目前勘探结果推算的。但是否如此尚有赖于考古勘探进一步验证。

 

资料图:兵马俑

  4.何以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无论地宫的确切深度是多少,可以确定的是地宫的规模之庞大,结构之复杂,以及构造之巧妙必定是超乎想象的。《史记》中对于地宫寥寥几句的记述到底是司马迁对帝王陵墓极尽奢华的凭空想象还是确有其事呢?传说与史书赋予了人们对地宫之中“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想象,其含义究竟是什么呢?莫非地宫之中真的另有乾坤宇宙么?

 

  面对人们提出的各种奇思妙想和各种猜测,着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给出了这样的推断:“‘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应当是在墓室顶绘画或线刻日、月、星象图,可能仍保存在今日临潼始皇陵中。”这个答案显然更加符合常理,也被广为接受。

 

  而近年来的一些考古发现似乎进一步印证了这一推断。位于西安交大的汉墓就陆续发现了类似于“天文”“ 地理”的壁画。上部是象征天空的日、月、星象的壁画,下部则是代表山川的壁画。我们不禁猜测,秦陵地宫上部会不会可能绘有更为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图呢?而地宫下部则是否有着以水银代表的山川地理呢?倘若真的如我们所勾画,那在这座有着象征天、地的地下“王国”里,秦始皇的灵魂岂不照样可以“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统治着这里的一切?

 

  说完了“上具天文”,那何为“下具地理”呢?北魏学者郦道元的解释是“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在于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按照此种说法,地宫之中应有以水银象征山川地理,与“上具天文”相对应。

 

  此外关于始皇陵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记载还见于《史记》,《汉书》中也有类似的文字。但多少年来,对于这种用水银铸为江河湖海的说法也仅仅限于一个貌似天方夜谭的神话。并没有太多人相信这个离奇的传说,谁能够想象在这座秦王地宫之下,水银灌注的湖海会是怎样一幅景象呢?

 

  这种怀疑和猜想直至我们得出秦陵地宫汞含量异常的结论而发生了转折。专家的多次采样分析试验和遥感测量都不约而同地显示出——皇陵封土土壤样品中出现“汞异常”。相反,其他地方的土壤样品几乎没有汞含量。毫无疑问,这意味着《史记》中关于始皇陵中埋藏大量汞的记载是可靠的。这似乎又给了人们一线希望,难道地宫真的宛如《史记》中所描写的这般光怪陆离,不可思议么?

 

  人们不禁好奇地追问,地宫之中到底是怎样一番景象。民间存在着许多的传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秦陵的地宫内有水银所制的五湖四海,秦始皇躺在纯金打就的棺材里,游荡在水银制成的江河上,巡视着帝国的领地。当然,在真相不为人知之前,这些仍然只是传说。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