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谁是王府的真正主人?
说了半天,这个王府里面住的到底是谁呢?为什么为他建了这么一个王府呢?
昌平郑家庄这座王府,实际上是一个监狱。它的起始是在雍正元年,雍正为了把废太子从宫里迁出,在这里特地修盖的一个住宅。
然后在废太子迁来以后,不久又把他的儿子弘皙——雍正先期已经封他是理郡王,也弄到了这里,让他陪伴他父亲。
为什么叫“平西王府”,这实际是个误会,乾隆四年,弘皙被革了爵位,革了以后,没有爵位了,人们就称这个地方为弘皙府,而且位置又在昌平境内,所以它是昌平弘皙府。
中国人比较崇尚双声词,随后昌平的平取一个字,弘皙的皙取一个字,当然弘皙的皙不怎么常见,那么用西方的西。所以,最后流传开了以后,就俗写成“平西府”,或者“平西王府”。
当然这是一种推测,因为从史料上看,并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可见这个王府的存在时间是非常短的。
说到这里,咱们不得不提一下废太子胤礽。这个人的一生只能用悲惨两个字来形容。清太子爱新觉罗?胤礽,圣祖仁皇帝嫡子,生于康熙十三年甲寅五月初三日巳时,生母为康熙皇帝元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胤礽出生当天皇后即因难产而崩)。
原本排行第七,除康熙早殇诸子不计外,又称嫡长子或皇次子。 他的母亲在生他时死掉后,康熙把对他母亲的爱,都放在了他的身上。
所以,胤礽在两岁的时候就被册封为太子了,而且皇帝平时对他也是百般地宠爱,可惜后来被康熙莫名其妙地立了废,废了立,弄得最后连康熙自己都厌烦了。为什么要这样呢?这事说起来还挺复杂的。
话说有一年,康熙在木兰围场打猎的时候,晚上就住在了帐殿之内。所谓的帐殿,就是用布幔子围起的帐篷,到了半夜的时候,康熙就觉得有人好像在偷窥,于是赶紧派人冲出去看个究竟,没想到连个人影都没有,这下康熙就有点慌了。
他想是不是有人想刺杀他?到了第二天,康熙就加强了警备。没想到,第二天这个人影还是出现了。又气又惊的康熙吩咐几个贴身的侍卫,让他们在第三天提前在帐篷外埋伏好,等这个人影一出现就把他逮了个正着。
这时候康熙上前一看,此人不是别人,就是他立的太子胤礽。康熙这下就怒了,当着所有文武大臣和外国传教士的面,就把他给废了。
看到这里,您会问,太子要是想看自己的父皇,可以光明正大的嘛,他偷窥,想看些什么呢?很多人也许隐隐会猜到,肯定是他父亲,白天的时候正大光明的时候,不会让他看的,或者他一直想看却看不到的,在宫里不方便的,于是只有在这个时候,偷偷地看。
当然,这只是我们从流传下来的史书的只言片语中妄加的一些推测,事实到底是怎么样的,今天已经很难知晓了。
咱们现在人对过去皇族生活的猜测难免会加入自己的情感在里面,这话题可能又说远了点,前段时间,还有人说红楼梦里面的秦可卿,就是废太子胤礽的私生女儿。
在胤礽被迫迁往“平西王府”之前,他就偷偷地把她送到了曹家,以作为将来的政治资本,这种说法您会不会也觉得很不靠谱?
其实,给您分析一件事,您就能清楚了。胤礽这个人,他两次被废被立,但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被废了以后,全家子孙连坐,然后全家抄斩,他没有面临这种问题。
胤礽一生总共生育的子女,光儿子就 12 个,而他搬到昌平郑家庄之后,只是软禁,没有影响个人的正常生活。从这个意义上看,他有这么多儿子,而且他的这些儿子在当时也被封了爵位,都过着正常的生活,那又何必再去冒险把一个女儿,作为政治投资呢?
根本没有政治投资的价值。
中国历来是男女不平等,在家庭内,即便是同胞的男女,他们的地位也是不平等的。大户人家嫡出的女儿、正夫人生的女儿,她也赶不上庶出的儿子、姨太太生的儿子,为什么呢?
过去人结婚早,基本上 14 岁到 16 岁,女子就结婚了,女子出嫁之后,就成为所嫁的那个家庭的人,成为人家的家庭成员,别人家的孩子。而且女儿在娘家的生活,不过十几年,而且她没有继承娘家财产的权利,所以投资有一个投入产出的问题。而且如果真要弄个私生女,可是要冒着杀头危险的,它的前提是建立在子孙离散、男女平等的基础上,才能成立。所以,我们看待历史事件,还是应该放在一种历史的情景当中,同时要符合历史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