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野史逸闻>

曝光宋太祖赵匡胤神秘死亡背后的历史秘闻!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12-10 15:25:32

  他们三个人走到了宫门前,王继恩还准备先进去通报一声,程德玄立刻催他“便应直前,何待之有?”(赶快进去就是,还有什么好等的!)这就充分说明,赵光义杀兄夺位这件大案当时正按预定计划进行,他们已把宋王朝的皇宫看成了自己的家,随便出入,毫无顾忌。

  宋皇后听说王继恩回来了,还在急切地问:“德芳来了没有?”但她在此时一旦见到了赵光义,不禁“愕然”,就立即明白自己已经完全落在赵光义的圈套之中,只好马上改口,称这个小叔子为“官家”,希望能够保住母子之命。

  皇宫外面,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似乎平安无事,但是宫里面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宫廷政变,以赵光义为首的犯罪集团正在有计划地进行杀人夺位。皇帝已经被杀,皇后与皇子已被控制,其他一些重要的人物正在进行谈判。赵光义自己这一集团的人员也在进行串联、组织,占据要害部门。只要这时的工作进行顺利,可以先行登位,还有许多问题,不妨等到登位以后再说。

  根据《宋史》与宋代不少史书的记载,赵匡胤与赵光义两人手足情深,极为友爱。赵氏家族内部早有协议,在帝位的传承上是传弟不传子,赵匡胤本人也曾经公开表示过,他的帝位以后是会传给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的。既然是这样,这个接班人就该耐心等待,不应该这样沉不住气,冒着极大的风险,如此狗急跳墙,冒死一逞。这次杀兄夺位的宫廷政变万一失败,所有的参与者都会被斩尽杀绝,身为齑粉。一个精神正常的人,是绝不会做这种风险极大的事。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

  原来,《宋史》与许多史书上的记载,有关赵氏兄弟手足情深的记载都是假的,是赵光义做了皇帝的时候命令史官按照自己的意图加上去的。赵氏家族帝位传承传弟不传子的协议《金匮之盟》一事也是假的,是宰相赵普按照赵光义的意图在20年之后所编造的。历史的真相是:赵匡胤与赵光义近年来在一些政策上的分歧越来越大,矛盾越积越深。

  他们帝位传承传弟不传子的说法过去虽然提过,只不过是家族内部的议论而已,并无正式手续,最后还得由赵匡胤自己决定。当时赵匡胤年纪不到50,身强力壮,短时间死不了,大儿子德昭已经26岁,早已成年,赵光义继位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特别是在公元976年2月,吴越王钱俶来朝,赵匡胤命令德昭前往接待,这是前所未有的事,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日后赵匡胤如果身体不适,就有考虑传子的可能。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