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最循规蹈矩的帝王嘉庆不为人知宫闱生活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11-21 14:30:51
伟业承天昭继绪,奎文书事凛持盈。
经临故垒瞻前烈,缅忆神谋勉守成。
周览川原怀往迹,渺躬绍统矢衷诚。
嘉庆帝命令将他的这首诗也刻到石碑上,不必另立石碑,就刻在同一石碑上就行。
次日,嘉庆帝抵达盛京,入住盛京宫殿,连日拜谒福陵、昭陵,接见盛京文武官员、东北的宗室成员、蒙古王公、朝鲜使臣。他心情激动,情绪高昂,根据《清仁宗实录》记载,嘉庆帝赏赐三陵守陵官兵以及居住在盛京的宗室觉罗;豁免奉天府百姓一年的地丁银两;当地年逾七旬的百姓,不论男女,每人赏给一匹布、五斗米,八十岁以上者,赏给一匹绢、一石米,九十岁以上者加倍赏给;奉天、吉林、黑龙江等处囚犯除死罪不赦外,均减等处罚。还派遣官员祭长白山山神,太子河、巨流河、浑河、松花江诸河神等。
嘉庆帝在内务府官员的陪同下饶有兴致地参观了盛京故宫陈列的祖先遗物。在乾隆四十八年,他曾随父皇来过一次盛京,看过这类陈列,如今发现有些物品已经不见了,赶紧询问,原来盛京官员认为这些国初遗物已经糟朽,有碍观瞻,收到库里了。嘉庆帝批评他们“殊不晓事”,“不知大体”,命令立即恢复陈列,并指出了一些陈列品上标签的错误,指示立即更正。盛京官员吓得大气不敢出,诺诺连声,好在嘉庆帝心情不错,并没有处分他们。
嘉庆帝执政期间,曾两次回盛京祭祖。第二次是嘉庆二十三年,这次他带来了皇次子绵宁、皇四子绵忻,希望他们能亲身体验祖先创业的艰辛,继承祖先的遗志。祭祖完毕,离开盛京之际,嘉庆帝对皇子说:盛京为国家大本,三陵为发祥始基,后世子孙要时巡旧国,若存偷安之心,不来盛京,则为大不孝,非大清国之福,天祖必降灾于其身!
绵宁、绵忻立即下跪,表示谨遵圣谕,不忘故里。
嘉庆帝点点头,又警告诸臣说:“百官士庶,若妄言阻止,则为大不忠,非大清国之人,必应遵圣训立置诸法,断不可恕。”[《清仁宗实录》卷346,嘉庆二十三年九月戊戌。]
群臣也连连叩头,表态拥护。
嘉庆帝启程回京,临别,他向故都城阙投下了深情的最后一瞥……他能想到吗?此后清朝皇帝再没有踏上东北的土地,他成了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第三位,也是最后一位回乡祭祖的皇帝。
塞外行猎,收获寥寥木兰秋狝指的是秋天在皇家猎苑——木兰围场进行的行猎活动,这一制度确立于康熙时代,借以训练军队,联络蒙古王公,当然,也带有行乐的目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乐的目的越来越突出。
木兰围场在承德北部一百多公里的地方,本来是蒙古王公的领地。这里地势起伏,草深林密,野兽出没,尤其以鹿为最多。八月金秋,红叶满山,霜林叠翠。清晨,八旗兵身披鹿衣,头戴鹿角面具,吹起满语称为“木兰”的鹿哨子,模仿鹿鸣,引诱群鹿前来,其他野兽也跟踪而至,清军立即合围,并逐渐缩小包围圈,然后由皇帝发箭,皇子、皇孙、王公大臣随即展开围射。入夜,点燃篝火,烧烤猎物,饮酒歌舞。每次围猎,一般要进行二十几天。最后论功行赏,设宴庆贺,与蒙古王公依依话别。
乾隆年间,着名学者赵翼随皇帝行围,他是文职人员,不能跃马横枪,白天在营垒留守。据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记载,他闲着无聊,就架起铁锅,点燃柴火,往锅里添上山泉水,然后去捉野鸡。秋天正是野鸡肥硕的季节,赵翼连轰带赶,野鸡跑也跑不动,飞也飞不远,最后精疲力竭,哀鸣着俯首就擒。赵翼赤手空拳,拎着几只野鸡,又信手采上几把围场的山珍——“银盘麻菇”,回到营垒,一锅开水正在沸腾。半个时辰,一锅山鸡炖山蘑的香气弥漫开来。赵翼一生走南闯北,唯独对此赞叹不已,称“凡水陆之味,无有过此者”。他听当地人说,这里的野鸡专吃榛子、松籽,故其肉尤美。
不过,到了嘉庆年间,这种美景已是昨日黄花,围场上猎物日渐稀少。
嘉庆帝继位初年,乾隆太上皇老迈,自然不能远出行围;待乾隆去世后,嘉庆帝又因清算和珅、镇压白莲教大起义忙得一塌糊涂,无暇行围;直到嘉庆七年,嘉庆帝才首次举行木兰秋狝。原想经过将近十年的休养生息,围场上的猎物肯定很多,没想到八月二十日开始行围,千军万马忙活了一天,才打到两只狍子。
当时,北方人骂别人蠢笨,常说他是“傻狍子”,因为狍子相对容易猎获。狍子本来善于奔跑,但它求知欲太强,在被追杀的过程中,往往停下来回头观察追杀者,这就给猎人开枪放箭的机会。皇帝行围,一天才打着两只“傻狍子”,说起来脸上有点儿挂不住。
而且,按照皇家制度,第一天的行围,要挑选上好的猎物送到承德永佑寺,供奉在祖宗的画像前。
两只狍子一大一小,大狍子像一只小鹿,小狍子似乎不比猎犬大多少。
大狍子被拿去给祖宗上供,仅剩下了一只小狍子。
侍卫把小狍子剥了皮,架在篝火上烧烤,这时再看,小狍子更小了,简直就像只兔子。嘉庆帝傻眼了。
小狍子被烤熟了,嘉庆帝发火了。
嘉庆帝把负责看管围场的官员骂了个遍,围场总管被革职,其他官员交部议处。这时蒙古王公送来一群羊,嘉庆帝心中顿时升腾起一股无名火,围场成了牧场,怪不得没有野兽。不过蒙古王公一片好心,加上此时饥肠辘辘,嘉庆帝咽了口唾沫,没有继续责骂。
第二天,嘉庆帝继续行猎,几千官兵排列成绵延十里的包围圈,然后逐渐缩小,力图把野兽往一个地方赶。鉴于昨天的教训,官兵搜索得十分仔细。围场上一片鼓噪之声,不时有狐狸、兔子仓皇奔逃,但并没有看见什么大的猎物。
突然,士兵们发现在一棵灌木的顶端系着一封信。这真是一件十分蹊跷的事情,赶紧取下这封信,找识字的人一看,原来是写给皇帝的“举报信”。
这封信很快转给了嘉庆帝。
打开一看,原来是举报木兰围场官员管理上的疏忽腐败,比如私伐森林,倒卖木材等等。对此,嘉庆帝并不感到意外,意外的是这封匿名举报信的呈送形式堪称别具一格,这种偷偷摸摸的勾当让嘉庆帝心中感到不安,于是,行围的心情也没有了,几天后,这次木兰秋狝草草收场,嘉庆帝率领大队人马回承德去了。
嘉庆帝木兰秋狝的兴致很高,但当时野兽不多,道路难行,官兵马匹不足,缺乏棉衣,群臣也不愿意长途跋涉,所以,每次都遇到很大的阻力,很多时候,嘉庆帝也不得不妥协。再加上此时生态环境恶化,猎物稀少,所以,除了嘉庆十五年行围较为满意以外,每次的收获都不大。
围场上野兽日渐稀少,固然有围场管理者腐败无能的原因,但主要是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清朝木兰围场是皇家御用的狩猎场,属于禁地,但方圆上万平方公里如何“禁”得住。嘉庆年间中国人口剧增,人多地少,很多人不顾禁令,私进围场,或者伐木,或者偷猎,或者采药,或者放牧,围场的自然生态已经开始被破坏,野兽纷纷迁徙。嘉庆帝一再责备围场管理者,也属治标不治本。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0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关注
- 慈禧太后真有1000个情人吗?慈禧太后一晚交欢三
- 震惊大清朝廷的一段人蛇畸恋 寡妇与蛇淫欢做爱
- 古代妓女密不外传的房中术
- 荒淫西北王马步芳奸淫5000余人 兄嫂侄女都不放
- 古代残暴酷刑竟然用动物处死美女
- 盘点水浒108将中10大无能之人
- 揭秘朝鲜女人为什么不能穿裤子
- 中外古代最全的14种处女鉴别方法
- 古代尼姑的真实生活:俊美少年入庵精尽人亡
- 中国古代处罚“淫女”变态刑具
- 古代女子的内衣 背部袒露无后片 爱情为主题
- 揭秘古代女子献身“第一次”的七种奇异风俗
- 1997年印尼军人强奸虐杀东帝汶妇女真实图片
- 美女配英雄 赵云为何三次拒绝娶绝代佳人樊氏?
- 隋炀帝杨广是如何被自己的政绩工程拖垮的?
- 神出鬼没的民国女飞贼盗窃案 惊动蒋介石传遍南
热点图片新闻
评论热文
- 蒋对陈洁如承诺:你将是我独一无二的合法妻子
- 朱元璋如此揽权:夺权前任人唯贤 夺权后杀功臣
- 古代宫廷中喜欢把太监叫做“乌鸦”的真正原因
- 揭秘厚脸皮的福将程咬金—记载不多的规矩武将
- 隋炀帝杨广是如何被自己的政绩工程拖垮的?
- 明朝房价也超贵 秦淮河畔一间房能卖六百两银子
- 唐朝现“贵妃商机”:和尚竟然倒卖杨贵妃的袜子
- 日本幕府时代潜规则 将军妻妾过30就不能待寝了
- 红楼第一婢女:唯一不愿意当小妾的丫鬟是她
- 曝光慈禧珍爱“小人书” 60大寿唯一看中的贺礼
- 没有生育能力 太监阉割后是怎么娶老婆的?
- 揭秘宋仁宗的权力 为何想给妃子涨工资都不行
- 古代女子的内衣 背部袒露无后片 爱情为主题
- 《富春山居图》一分为二原因:藏主欲焚画陪葬
- 第一个通晓风水的君主:搬家竟改变一个王朝
- 一场几乎亡国的艳遇:楚平王抢走自己的儿媳妇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3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网资讯中心 版权所有 |
![]() |
京ICP备0500440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