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十几年的夫妻生涯,萧燕燕就为辽景宗生了四子三女,可见景宗对她还是深爱有加的。萧燕燕作为正宫皇后,儿子耶律隆绪作为辽国皇储,地位自然也是显赫的。辽景宗于乾亨四年(982年)驾崩后,因为继位的圣宗年龄太小,不到30岁的萧燕燕再次被推上政治的前台,以皇太后的身份总摄军国大事,这便是辽代历史上着名的“承天后摄政”时期。
才华杰出的太后
萧燕燕是个非常能干的女人。她最大的特长是知人善用,她最幸运的是手下有一批忠心耿耿的好臣子。
当初,景帝驾崩,主少国疑,诸王宗室200余人拥兵握权,
虎视眈眈,内外震恐。无助的萧燕燕哭泣着说:“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耶律斜珍和韩德让两位将军立马言,递上一句掏心窝子的话:“信任臣等,何虑之有!”别以为萧燕燕真是柔弱无助,她只是善于利用女性温柔的力量激起部将的豪然气概罢了。对此史书上早有评价,说她“有机谋,善驭大臣,得其死力”,由此便可观之。
而萧太后之所以是萧太后,除却善于利用女性的优势外,还有“巾帼不让须眉”的男儿气魄。对于尚武善勇的游牧民族政权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季节性的游牧生活,加上单一的经济基础,如果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基础去入侵抢掳,他们就无法生存下去。
史书上说“辽以鞍马为家,后妃往往长于射御,军旅田猎,未尝不从”。因此,女子统军作战也是游牧民族的一种传统,而睿智果敢的萧太后更甚。《辽史》记载她“亲御戎车,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可见她有着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和非凡的勇气魄力。
萧太后最伟大之处便是不穷兵,不黩武。史书上载:“每入寇(宋朝),亲被甲督战,及通好,宜出其谋。”也就是说,或入侵或通好,她要根据实际情况判定,要从国家利益的大局出发,这就充分展现了她作为一个政治家所具备的战略眼光和灵活手腕。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