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冢”,也就是假坟、虚墓、虚葬、潜葬、潜埋,就是造若干假的墓穴,而将真尸葬地隐匿,都属疑冢。历史上着名的虚冢当属孔仲尼的弟子为其设的五座虚墓。据晚清文人俞樾着《茶香室丛钞》引《东家杂记》称,当年孔子的坟西侧有五座假坟,都是石头砌成的。这些坟都是他的弟子为他造的,目的是防止被后人盗掘。当时孔子的儒家观点仅是诸子百家之一种,并不是人人都赞成的,反对派多多,联想此背景,弟子为其造假坟,干扰对手还是有理由的。
据说后来始皇帝嬴政统一六国后,命人掘开了这些虚冢,里面竟然跑出了一只白兔子。此说学术界认为并不可信,但从中可以透露出,盗墓在孔子那个时代已是普遍现象了,为了防止惨剧的发生,反盗墓成了必须考虑的事情。“虚冢”,在过去是防止墓被盗的一种常见手段。东晋之后的“十六国”时期后赵(公元319-351年)始主石勒,字世龙,羯族,上党武乡人。初归效刘渊,据有襄国,后杀前赵(公元304-329年)末主刘曜自称帝,拥有冀并幽司豫兖青徐雍秦十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