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八路军兵工厂保卫战我军歼敌上千(3)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10-31 14:05:42

      1944年的常行村窑洞保卫战,更体现出人民群众发动起来后所产生的战斗力。常行村位于山西壶关,北西南三面靠山,东连缓坡,距陵川县城仅十千米。1944年春,日军占领陵川后,常行村成为敌我争夺的焦点。为了防御日伪扫荡,常行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把村后挖煤的旧窑洞加以改造,又修成长约2500米的“爪”字形坑道,有西、南、东三个出口,洞口修筑碉堡,遇到敌人“扫荡”,群众躲进窑洞,仅留下民兵在外面周旋。1944年9月11日,日伪军500余人连夜从陵川出发,围攻常行村。得知消息后,村民们当天凌晨就转移进窑洞,负责掩护的少量民兵在村口与敌交火,死守洞口。民兵们死战了四天四夜,坚持到八路军主力部队前来增援,打退了日军,并把群众从窑洞内解救出来。

2.jpg

抗战资料图

      主动出击,转守为攻

      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军民来说,从不把被动防守作为战斗原则,即使是在坚守要地的时候,也时刻想着主动出击。正如刘伯承所说:“假若察明敌人向我宿营地前进,我能有余裕时间时,那我们应秘密、迅速、适时转移于该敌的侧背给以袭击。”因此,在应对敌人进攻时,我军经常会选择以攻代守,要么先敌出击,要么诱敌深入、适时反击。

2.jpg

抗战资料图

      1939年冬,新四军二支队四团二营北渡长江,悄然插入扬州、仪征、天长、六合地区,以“苏皖支队”的名义扩大队伍,建立游击根据地。1939年12月,苏皖支队进入仪征附近的月塘集地区,扬州、六合的日伪军800余人分路围攻,企图消灭立足未稳的苏皖支队,而且同在此活动的国民党顽固派武装也隐蔽于月塘集西侧,企图趁火打劫。面对数倍于己的日伪顽军,苏皖支队司令陶勇悄悄将部队拉出月塘集,设伏移居集,他亲率四连百余人扼守正面,将日伪军放至离阵地一二十米的近距离,出其不意地以集火射击,五连和六连同时从两翼出击,一举击溃敌军,收复月塘集,此战毙伤日伪军近百人。

      不难看出,在敌后战场上,我军一般不会死守某一处阵地,但在必要的时候,却仍然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凭着一腔不怕牺牲的抗敌决心,保卫那些意义非同一般的地正是这种决心和战斗力,让敌后抗日根据地能够保持并不断扩大,使敌人在战争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