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左权立即召开了军民大会,在会上,他布置了新砌和改建村里茅坑的工作任务,且进一步向指战员们专门对遵守群众纪律、讲究环境卫生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第二天,天刚麻麻亮,左权带领战士们,和村里的男女老少一齐出动,垒茅墙,挖茅坑,抬石灰,扫垃圾,清水沟……几天工夫下来,村里村外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这一件事,虽然属于平凡琐事,但是,也从一个侧面生动地体现了左权体恤民情、重视民意的爱民思想和风范,从而充分折射出八路军和太行山区人民亲密无间、水乳交融的军民关系。
“水还没有找出来,我怎么好休息呢”
在坐落于山西省武乡县的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纪念馆里,陈列着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用过的铁镐、“圣人泉”的照片,记载着一段军民鱼水之情的故事。“圣人泉”,位于山西武乡县东70华里处水华山下的左会村,是抗日战争时期左权带领总部特务团战士挖出来的一股泉水。
1939年7月,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率领八路军总部机关迁至左会村东南的砖壁村。这年冬天,总部又在左会村东南边的水华山里创建了华北敌后最大的军工基地——黄崖洞兵工厂。同时,八路军一二九师医院也进驻左会村。
左权将军
1941年夏天,日军对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扫荡”,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妄图一举吃掉八路军总部首脑机关,消灭八路军主力,摧毁黄崖洞兵工厂。同时,百年不遇的大旱,也在太行山上蔓延开来,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为了保卫总部、兵工厂,指挥反“扫荡”作战,左权将军常常奔波在这一带的千山万水之间,有时还到左会村的一二九师医院看望伤病员,找医生谈话。
一天,左权将军又来到左会村,了解医药卫生情况时,发现这里的水源奇缺,十年九旱,水井干涸,溪水断流,老百姓吃不上水,卫生员给伤病员洗衣服,还得跑到20多里路远的地方。
左权将军把左会村缺水的事情记在了心上,回到八路军总部同其他首长一商量,决定由他亲自率领总部特务团一部,上水华山找水。
山上怪石嶙峋,荆棘遍地,根本无路可走。左权将军在老乡的带领下好不容易才爬上了山顶。他打开地图,把尽收眼底的山头、峭壁、深沟、大树、古庙和碑亭,一个个标在了地图上面。
他们碰到庙宇,就进去考察古碑;遇到山洞,就进去看看里面的地层,观察一下干湿,仔细探索水源迹象。
这样辛苦地一路探测找寻下来,左权将军的脸庞消瘦了,嘴唇干裂了,痔疮也疼得厉害。
警卫员劝左权首长歇一歇,他却只是微笑着说:“水还没有找出来,我怎么好休息呢。”
卫生员不高兴地提议道:“医院转移个地方不就行了?干嘛非要找出个水来不可?”
左权将军语重心长地说:“同志,咱们可以转移,可是这里的老百姓怎么办?”略作停顿,又说:“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要和群众同甘共苦,困难再大,也要想办法克服!”
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处断崖下,左权将军发现此处树木格外葱郁,花草也特别茂盛,拔开古藤一看,见有湿润的泥土。他端详一阵后,高兴地对大家说:“根据树木、花草、地层和土色判断,这里确实像埋有泉水,可以挖挖看。”
一连几天,左权将军和战士们顶着烈日,不停地挖山找水。终于,一股清澈的泉水从石缝里喷涌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