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冷战疑云:揭秘苏联冷战核手提箱简陋设计(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10-12 18:50:27

      那么,核公文包是如何工作的呢?当苏联的导弹袭击预警站检测到敌对国家的导弹发射的时候,就会开始计算其轨迹和影响的区域,并且迅速将这些信息传递回莫斯科,在数分钟内,这些方案可能就会被批准,并获准反击。苏联领导人做出决定。所有的这些信息都直接从属于情报部门,美国已经有了类似的反击系统,将地图和参谋部连接在了一起。苏联花了七年的时间,也实现了这一点。

核手提箱资料图

      为什么这个核公文包要起这个名字呢?因为当时在苏联的很多机密领域都是采用的这种山麓名,比如卡兹别克山,高加索山等等,当这个核安全箱被开发出来的时候,考虑到当时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特点,取了这个名字。

      当时的系统为了让领导人方便操作,因为勃列日涅夫当时年事已高,所以只设计了两个按钮,红色表示开始,黄色表示取消。这个系统是很简单易行的。

      当然,这个系统从内到外没有采用任何的外国部件,不能让它有任何的安全隐患。包括它的电子计算机系统等等,为了保证任何一个部件出现故障,能立刻更换。

      在1982年的时候,勃列日涅夫在克里姆林宫里接到了他的核安全箱。在接待处克里姆林宫的工作人员对这个箱子进行了安全性能的最后一次检查。然后被苏维埃最高委员会接管。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