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秦国和楚国水火不容竟然是为了这个(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6-17 18:27:15

  现在项燕的外围楚军已经撤退到陈城,王翦这时候忽然加快行军速度,猛扑寿春。

  如果等项燕收拾残兵,来寿春迎战,鹿死谁手就不好说了。静如处女,动如脱兔。王翦在与项燕的战争,以及攻打寿春的战争中,充分展现了这一点。

  寿春城虽大,兵却只有两三万,楚王负刍哪有能力阻挡数十万秦军攻城。

  王翦虏了楚王负刍,立即向楚国各地告示,楚国已亡。于是淮北的郡县,真个望风惊溃,昌平君与项燕无奈,领兵退回江东吴越旧地,昌平君再次称楚王。

  随后王翦并没有立即乘胜追击昌平君,老将军稳健的用兵风格再次体现,楚国国都虽然沦陷,但昌平君和项燕还有相当的实力。

  寿春的水师,在城破的时候,并未投降秦军,而是顺江东下,与项燕会师。

 

秦国军队

  此时项燕,手中仍然有二十万人马,其中数万是水师,实力仍不可小觑。

  王翦令一军南下到长江中游,征集大船,准备水陆并进。

  这时候的楚军,以长江下游广陵(今江苏扬州)为据点,水军数万,陆军十余万,正恭候秦军。

  项燕并没有一味地退守吴越旧地,而是将大军屯驻在长江下游,意图非常明显,如果秦军去攻吴越,楚军水陆两路,绝对可以断绝秦军的物资供应。

  楚军再度摆好决战的架势,王翦却又慢了下来,他派出一支偏师,同时打着楚王负刍的旗号,深入楚国南部湖湘一带,传檄南方各郡,宣布秦王威德,以及楚王负刍被俘的事实。

  南方各郡见此情此景,纷纷投诚,王翦再无后顾之忧。

 

秦兵马俑

  几个月后,天气转冷,王翦征集到足够的船只,再带着楚王负刍,水陆并进,攻击楚军最后一道防线。

  广陵城下,秦军四面列营,军声震天,楚军见楚王负刍被虏,士气低迷。

  王翦挥师急攻,城破,昌平君为流矢所中而亡,项燕引剑自刎而死。

  王翦抚定安民,率大军南下江东,平定整个楚国。

  楚王负刍这几个月,一下子苍老了几十岁,秦人屡屡将他作为筹码,在楚国各郡县城池前示众,每一次羞辱都令他心如刀绞,真比杀了他还难受。

  楚王负刍被贬为庶民,这对他已经不重要了,负刍很快就郁郁而终,临终前对始皇乃至秦国下了一个毒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一首小词道尽楚国:鬻熊之嗣,肇封于楚;通王旅霸,大开南土。子围篡嫡,商臣弑父;天祸未悔,凭奸自怙。昭困奔亡,怀迫囚苦,襄烈遂衰,负刍为虏。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