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虽聪明一世,在生意场上八面玲珑如鱼得水;但在官场上他无疑是个“低能儿”,政治上“不成熟”,不谙官场规则,成为李鸿章“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策略的祭品,做了左宗棠与李鸿章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光绪十年(1884),胡雪岩这位纵横商场、江湖,出入朝廷庙堂之上,权倾一时、富可敌国的一代巨贾,名裂身败,落得倾家荡产孑然一身,近3000万两银子的家业也顷刻殆尽,“看他楼起,看他楼塌”,短时间之内事业家业俱毁,人间天堂地狱,如梦幻般迅速演绎一遍,在凄凉中郁郁而终,终年仅62岁。
资料图:胡雪岩故居
胡雪岩贫寒出身,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迅速发迹,成为当时富可敌国的巨商富贾;左宗棠收复新疆他帮助筹备军饷,替清朝政府向外国银行贷款;他奉母命建起一座胡庆余堂,真不二价,童叟无欺;瘟疫流行时向百姓施药施粥,被人们称为胡大善人。胡雪岩的人生过程,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生意亦官亦商;为人亦庄亦谐;既狠毒奸诈又乐善好施;财产广积,富可敌国,实所罕见。但他如一个一夜暴富的“暴发户”,赌徒般挥霍,荒淫奢侈近于疯狂、变态,超乎寻常。他的一生有着令人羡慕的巨大成功,也有令人摇头的惨重失败。
“杭人胡某,富坷封君,为近今数十年所罕见。而荒淫奢侈,迹迥寻常所有,后卒以是致败。”汪康年在《庄谐选录》中的这段话,为“福兮,祸所伏也”这句古语又作了一次生动的诠释。老祖宗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些话在四海之中检验了两千多年不出差错。这样看来,胡雪岩荒淫奢靡,泡在娇楼之中,沉溺于女儿乡,严重违背“富贵不能淫”这一点,这位“戴红顶子”的“暴发户”所作所为不能称之为人人敬佩的大丈夫,他的结局不值得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