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世界上最早的面条 因地震保存了四千多年(3)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1-18 12:49:41

  朱乃诚表示,殷墟甲骨文是较为成熟的汉字文字系统,陶寺扁壶上的“文”字,证明朱书文字比甲骨文还早了500年,将中国有文字的历史又往前推进了500年。

 龙不是传说早期的龙可能是鳄鱼

  上世纪80年代,在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内,发现了280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址,并出土了规模大、随葬品丰富的“王”墓,其中出土了数件彩绘龙纹陶盘。

  本次展出的一件彩绘龙纹陶盘里面用彩绘画了一条龙,龙头部形状很凶猛,有牙齿,身上有斑块,可能象征着鳞片,尾部卷曲着,有点像蛇,也有点像鳄鱼的形象。

  专家分析,这象征着墓主的身份和等级,说明墓主是城中的统治者。当时的等级划分已经形成,龙盘可能是当时王室使用的礼仪用品。

  朱乃诚说,很多人以为龙是一种传说,其实历史上真的有龙,从陶寺的龙纹陶盘开始,我国的龙形象开始演变发展,一直延续至今。朱乃诚有一个观点:暂时不要从图腾崇拜的角度去认识龙,也不要从蛟龙、神话、龙有九子的角度来认识它,古代的龙可能就是一种动物,可能就是鳄鱼。

  夏代龙形器2000余片绿松石拼成

  在被称为夏都遗址的二里头遗址曾出土几件绿松石铜牌饰,这次展出了其中最为精致的一件。

  这件绿松石铜牌饰距今有3000多年历史,平面呈长圆形,中间两侧呈弧状束腰,两侧各有二穿孔钮。在铜牌的凸面上由许多不同形状的绿松石片粘嵌排列成兽面纹,凹面则附着有麻布纹。

  本次展览在展厅的显著位置挂出了由无数绿松石组成龙形器出土时的照片,它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长64.5厘米,其年代为公元前1700年前后,约为夏代中后期。

  考古专家称,二里头文化绿松石龙形器以及一批龙文化遗存的发现与辨识,使得中国“龙文化”遗存从公元前4000年前后至现今的连续发展演变线索得以揭示。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全球各地的神秘“水怪”事件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