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早期,埃克特Alkett公司被要求在克虏伯Krupp公司的协助下开发一种新的突击炮(步兵支援型自行火炮)。原型车在Pzkpfw IV式坦克的改进型底盘上开发。
灰熊”突击炮Sturmpanzer IV Brummbär——IV式编号Sd. Kfz. 166
“元首立刻确信“灰熊”突击炮绝对可以满足前线部队对此类装备的迫切需要。”——阿尔贝特·斯佩尔
1942年早期,埃克特Alkett公司被要求在克虏伯Krupp公司的协助下开发一种新的突击炮(步兵支援型自行火炮)。原型车在Pzkpfw IV式坦克的改进型底盘上开发。由于以前所有的类似车辆如42型105毫米自行榴弹炮Sd.Kfz. 142/2和33型150mm自走重步兵炮Stug 33等都被认为是“临时措施”,阿尔贝特·施佩尔下令发展的这种突击炮成为第一种专门设计的步兵支援型自行火炮。Stug 33实际上可以被认为是“灰熊”的直接祖先。在1942年10月2日的会议上,施佩尔发布了新的突击炮计划。1942年10月14日,该车的设计向元首做了展示。希特勒根据设计,立即下令必须在1943年春天完成40到60辆这种突击炮(有说法认为这是考虑到1943年春将列装的“斐迪南”驱逐坦克的数量,很明显希特勒希望将这两种武器配合使用)。新的突击炮采用4式坦克的底盘,装备一门43型12倍口径的150毫米榴弹炮(150mm StuH 43 L/12),由斯柯达Skoda公司在sIG 33炮的基础上开发。同时,希特勒还要求在这种车辆上配备210mm或220mm重迫击炮, 但这个计划从未实现过。1943年2月,斯柯达公司完成了新的IV式突击炮Sturmpanzer IV(也被称为43式突击炮Sturmpanzer 43)的原型车。
只是记得灰熊突击炮用途是用来近距离火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