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睁睁地看着香港岛上又插满了米字旗
日本的失败就在眼前了,无数的炎黄子孙欢喜雀跃:香港为中国战区,中国肯定会派军队接收香港进而与英国重开谈判。收回香港的大好时机来到了! 但是令人困惑不解的是,国民党政府这时却对这么大的问题不作考虑,而是把防止中共的势力进一步扩大,进而消灭中共,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
1945年5月,蒋介石在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声嘶力竭地叫喊着:"今后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国外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消灭中共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
然而,与中国当局相反,英国为了抢先接收香港进行的准备却是十分周密!
8月18日,丘吉尔密电杜鲁门,宣称香港是英国领土,英国不能同意中国对8月15日"第一号命令"所作的"香港在中国境内"的解释,请求他指示麦克阿瑟,命令日本大本营在港的日军,在英国海军到达时,必须向英军司令官投降。同时,英国驻重庆大使薛穆也照会吴国桢转致蒋介石,坚持英国要在"香港这个英国本国国土上,接受日本投降"。8月19日,薛穆再次将一份备忘录交给吴国桢,重弹"香港不在中国境内"等等陈词滥调。同时通知他,杜鲁门已致电丘吉尔,同意英国接收香港日军投降。英国政府希望身为军人的蒋主席,理解英国的处境,英国曾在香港受辱于日军,必须直接从日军手中把香港接收回来,才能"洗清耻辱"。英国欢迎蒋介石"以中国战区总司令"的身份,派代表参加英方在香港接受日军投降的仪式。
蒋介石得知此事后,十分气恼。当天,中国当局重申中国对香港享有主权,有权收复该地,并由蒋介石派代表赴香港受降。
8月21日,蒋介石第二次致电杜鲁门,要求美国澄清立场,希望并修改盟军统帅命令。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蒋介石还提出了另一个方案,即:驻港日军向他的代表投降,而他以中国战区总司令的身份要求美英代表出席受降仪式。仪式之后,他再授权英国派兵进驻香港。
然而,这回连一向支持他的美国也不"赏脸"了。杜鲁门收到急件后,立即回电蒋介石,说他已于3天前通知英方,同意英国在香港受降,并完全站在英国殖民主义的立场上宣称,英国在香港的主权"不容置疑"。
8月23日,蒋介石第3次致电杜鲁门,同意让步,不再坚持由他派代表去香港受降。他提出愿以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的名义,"授权一名英国军官"作为他的"代表"去香港受降,同时指定一名中国军官和一名美国军官作为他的代表前往参加受降式。 但是,即使蒋介石把话说到了这个程度,英国却仍然不领情。
8月27日,蒋介石第4次致电杜鲁门,乞求美国出面调解,让英国人给他一点面子。蒋介石说,这是他所作出的"最后让步",无论如何希望杜鲁门总统"给予支持"。
英国外交部见蒋介石坚持不让,而英国的实际目的也已经达到,于是决定稍作形式上的妥协,提出由夏悫代表英国政府和另一名英国军官代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受降。蒋介石仍不同意,予以拒绝。英方又接着建议夏悫以同时代表英国政府和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的双重身份受降,蒋介石这才勉强表示同意。
受降权上的中英争端总算了结了,不用说,这种了结方式对中国是有名无实,英国人开始正式受降--
8月30日,夏悫少将率领特遣舰队,乘坐巡洋舰"史维苏尔"号,在海军航空兵的掩护下,由两艘驱逐舰和两艘潜水艇护航,浩浩荡荡开进了维多利亚港。
8月31日,英国政府单方面宣布,由夏悫少将主持驻港日军投降,他将同时代表英国政府和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在日军投降书上签字。
面对既成事实,蒋介石只好退而求其次,派代表与夏悫达成协议:中国政府同意英国方面接收驻港日军的正式投降,中国方面协助英军办理受降事宜;英国政府则同意:1、自成立协议之日起,到1947年8月15日止,国民党军队可以从广州进入香港,由香港登船北上到内战前线打中国共产党;2、九龙塘的部分民房可以租给国民党政府,作为过港北上的国民党部队的临时兵营;3、与此同时,驻港日军的武器装备,也将全部移交给国民党军队。
在这些问题上,英国总算给了蒋介石一点"回扣",希望蒋介石吃了这些"回扣"也能因此消消气。
9月16日,驻港日军司令正式在港督府向夏悫投降。签字之后,冈田梅吉少将取下了佩刀,以示日军被英、中、美、加四国解除了武装。全部仪式共15分钟。仪式完毕后,夏悫发表宣言,表示将致力于香港的复兴工作。然后举行升旗仪式。令人感慨不已的是, 在受降仪式上,对击败日本出力很少的英国,居然成了解放者,表现得神气活现;而浴血奋战达8年之久的中国代表.则形同虚设,冷落在一边。
更令人扼腕长叹的是,在当时的形势下,国民党军队已有3个军集结九龙,要收复香港易如反掌。收回香港的大好契机,就这样被蒋介石稀里糊涂地弄"丢"了。 眼睁睁地看着米字旗又一次插满了香港岛,使作为主要战胜国的中国又一次蒙受了新的耻辱。
至此,在港九抗战中并没有出过多少力的英国人,却完全接管了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