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试飞员计划远袭美国
意大利空军1942年5月曾远袭埃塞俄比亚的阿斯马拉。1942年6月到7月间完成从罗马至东京的往返飞行。这两次飞行的成功使得意大利空军上层军官产生了更加大胆的设想,其中包括从空中打击美国的心脏地带。
根据意大利杂志的一篇报道,1942年春天,比亚乔公司的资深试飞员尼古劳·拉纳在公司总设计师乔瓦尼·卡西拉吉的帮助下,上书意大利空军部,要求驾驶专为破纪录飞行设计的P23R型远程飞机空袭纽约。P23R是一种大型三发动机飞机,动力为三台比亚乔PXIRC40发动机。该机的载荷达到5000公斤,由两名驾驶员坐在两个独立的驾驶舱中驾驶。
根据拉纳的构思,他将和他的老搭档马里奥驾驶满载燃料和1吨炸弹的P23R在超重状态下起飞,随后用3台发动机在巡航速度下飞行,随着燃料的逐渐消耗,他们只需开动两台发动机就可维持一定的飞行高度。麻烦的是,以P23R的航程不足以往返跨越大西洋远征美利坚的行动。拉纳设想:在完成轰炸美国的任务后,P23R将在大西洋中部迫降,由事先潜伏在那里的意大利潜艇将机组成员接回。
不过,参与研讨的意大利海军对这个行动计划并未认真对待,导致后来空军试图轰炸美国的传闻满天飞,甚至一份美国报纸都听到了风声,他们在报道中绘声绘色地写道:“我国在巴林群岛的炼油厂即将遭到在海上由潜艇加油的意大利远程轰炸机的袭击,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大航程飞行将使得战火蔓延到波斯湾。”在同一篇文章中,美国人甚至对意大利人尚在论证阶段的计划细节和数据都了如指掌。
眼见偷袭美国的计划已被搞得满城风雨,意大利空军便以拉纳不是军人,其平民身份不适于参加军方行动为由,驳回了拉纳的计划。
“艺术国度”计划
就在拉纳提出偷袭美国计划的同时,包括意大利工程师阿尔曼多·巴兰卡和曾参加远航日本行动的普布里奥·马吉尼上尉的另一组更专业的人员提出了第二个利用飞机偷袭美国的计划。从1942年起,意大利空军一直在研制可对美国进行轰炸的洲际轰炸机。意大利空军将这个计划命名为“艺术国度”计划。
该计划预计使用装备四台发动机的Z511型水上飞机或SM95型陆基轰炸机对美国本土进行袭击。
1943年1月11日,比亚乔公司发动机生产部门的主管沃罗上尉同工程师巴兰卡和试飞员乌里维一起赴蒙法尔科内研究Z511水上飞机的操作问题。随后,Z511又被运到维尼亚迪瓦莱进行一系列的发动机油耗测试。
2月7日,意大利将军埃拉尔多在其主持的一次会议中透露:意大利空军计划,由被轴心国占领的法国城市波尔多出发空袭美国。意大利的潜艇将在大西洋中部静候这些飞机,为它们加满足够完成任务的航空油料。不过,由于在波涛汹涌的大西洋开阔水面上降落面临太多的变数,而严格的无线电管制又让机组和补给潜艇无法找到确切的会合地点,水上飞机方案最终被意大利军方放弃。
1943年5月,意大利军方等待良久的陆基轰炸机SM95试飞成功。听到这个消息后,巴兰卡马上造访了飞机制造厂,并按照任务要求向厂家提出了一系列修改意见,如重新设计飞机的某些系统,重新安排飞机的仪表和燃料箱等等,其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将SM95的航程增加到1.2万公里左右。
此后,这个计划又做了多处修改,如投掷炸弹改成了在纽约曼哈顿上空撒下宣扬轴心国正义性和法西斯理论、要求意裔美国人在整个美国引发骚乱反抗政府等内容的传单。由于计划被不断修改,以至于当1943年7月25日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权倒台时,SM95的组装工作仍没完成。同年9月2日,SM95被送到戈多尼亚进行测试,几天后,意大利宣布停战。
多年后,巴兰卡在一次谈话中透露,当时意大利军方甚至连完成跨越大西洋飞行的机组成员人员名单都已经拟好,驾驶SM95的飞行员是罗西中校或德·佩特里斯上尉,而Z511的驾驶员是乌里维上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