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七七事变”爆发前后的二十九军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5-24 02:07:35
同时电告华北军政当局宋哲元谓:守土应具决死决战之决心与积极准备之精神,应防敌奸狡之惯技,抱定不挑战真抗战等等。而宋哲元仍是举棋不定,主和派仍在左右着他。我们这些下级军官也是干着急,但只能等命令。敌之正是利用了宋哲元态度犹豫不定,谈谈、打打、打打、谈谈,无非缓兵之计。待其援军到达一举消灭二十九军。而我军则在和平幻想和犹豫不定中贻误了战机。

  谈起“七七事变”爆发后北平的战事进展情况,他显得有些激动,提高了声音:也许是“在卢沟桥与日军作战的是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是主战派。三十七师将士上下齐心,长期以来受日军挑衅挤压的怒火终于爆发,战事非常激烈,官兵上下不畏生死寸土必争。秦德纯、冯治安等下令死守:坚决抵抗日军侵略死守该桥附近各地。我记得命令内容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卢沟桥是尔等坟墓,尔等应与该桥共存亡”!足证秦、冯二将军守土坚决。卢沟桥战事是两军对垒,南苑营房是敌机不停地轰炸,但不管敌我装备多么悬殊,我军官兵都是奋勇抵抗,伤亡也是巨大的。前一时期放咉的电视剧《大刀》就确有其事,抗日热情高涨武器又非常落后。两军交战就是你死我活,日军充分发挥优势装备,每次战斗均先用飞机大炮狂轰滥炸,摧毁我方战斗力、工事。敌机一来就是几十架上百架,天空黑压压一片,我军开始就没有飞机。我们的山炮、野炮连发几炮还没有找准敌人准确位置,敌炮已根据发炮方向测准位置反击,将我军炮火打哑了,我们只能近距离利用枪和肉搏战和敌人对抗。我们人数虽然多,但武器不行,伤亡惨重。”也许是累了,也许是先到战争的惨烈,父亲的声音又低下来,显得很沉重。

  七月二十日以后北平陆续发生战斗,和平谈判还在暗中进行。敌寇援军源源不断由铁路及塘沽海口运抵天津,重炮及坦克陆续到达,挑衅事件有小变大,芷于动用飞机大炮、坦克向我南苑、北苑、西苑疯狂进攻。副军长佟麟阁在南苑指挥战斗中阵亡,我们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阵亡于大红门。形势急转直下,日军增兵迅速,绝不是一般的挑衅事件,二十九军损兵折将,再加全国抗日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中央几次命令撤出北平,至此阶段宋哲元始认清和平绝望,牺牲已至最后关头,遂决定服从国民党中央指示,毅然摆脱主和派围绕的内外交困之局面,决战略转进撤出北平。宋哲元于七月二十八日率部队到达保定,收容整顿已受损严重的军队。部属欢呼雀跃,庆国家前途有望。

  赵登禹是我父亲所在的一三二师师长,提起师长的阵亡,父亲感慨地说:在五个军级将领中赵登禹是最勇之虎将,甚得宋哲元之喜爱。作战身先士卒,爱兵如子,在军中威望甚高。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几号我已记不清了,军部召赵登禹师长到北平开会。当时我们师部在南苑,途中路过大红门(大红门距南苑二十里,距永定门十八里。),而大红门已被日军占领,要想进北平必有一场激战。赵登禹师长率部出发,前面骑兵开路,他乘的汽车在中间。行至大红门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日军枪炮密集,前边骑兵的马匹死于路中,汽车在马匹身上强行通过时马尾卷入汽车底部通心轴上,汽车无法开动。赵登禹师长下车跳进路边壕沟里指挥作战,在日军机枪的密集扫射下,不幸中弹身亡。我们当时并不在现场,是当时的师部文书后来和我在一起工作的李吟亭告诉我的,他当时随部队行动。一九三八年赵登禹师长阵亡一周年时,我们师曾举行过纪念活动,我们送的挽联是:英雄未杰身先死壮士常思泪满巾。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