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七七事变”爆发前后的二十九军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5-24 02:07:35

  “七七事变”爆发前后的二十九军——

  口述历史

  父亲喜欢花,我们总在室内摆放一些娇艳的蝴蝶兰、杜鹃、各种绿色植物,与窗外花园般的美景相映成辉。他坐在宽大的落地窗前晒着太阳,我们断断续续的交谈着,今天我希望他能就抗日战争爆发前二十九军的军事实力、二十九军上层对华北的局势的认识以及二十九军撤离北京后的情况等几个问题谈谈。也许战争给他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八年抗战血的烙印已铭刻于心,七十年前发生人和事对父亲来说仍历历在目,只是说话已不是滔滔不绝了。

  父亲闭了闭眼睛,回忆说:抗战前夕二十九军总共约十余万人,下属五个师除骑兵九师外其余四个师的实力基本上相当于四个军的兵力。具体分工和驻防大致是:宋哲元任二十九军军长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秦德纯任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军长;冯治安任三十七师师长兼河北省省长部队驻扎北京市附近(南苑);张自忠任三十八师师长兼天津市市长,该师驻天津附近;刘汝明任一四三师师长兼察哈尔省省长驻防冀南各县;赵登禹任一三二师师长无行政兼职驻防北京南苑及冀中冀南一带;郑大章任骑兵第九师师长无行政兼职驻防北京南苑及黄寺一带。

  中原大战以后,局势相对稳定了一段时间,宋哲元占据华北后不断扩充军事力量,七七事变爆发前二十九军人数不少,武器也在逐步更新,比起喜峰口战役已有有不小的进步,但和日军相比还是不行。轻武器两军差别不大,每个士兵都有一支步枪,一个排有一挺轻机枪,一个连配四挺重机枪,师部有十二挺高射机枪。重武器差别就大了,我们师当时有个炮兵营,只有山炮和野炮两种,就这两种炮技术上也不行,太落后。炮上没有配备望远镜、观测仪。而日军部队有各种炮型的大炮而且都带有望远镜、观测仪、射程精确,有坦克、装甲车,有大量的飞机配合地面作战。在重武器方面两军的配置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无法与日本人的精良武器相比。

  至于二十九军上层对华北的局势态度,父亲显得很无奈地说;“七七”事变爆发前,日军不断寻衅滋事,官兵群情激奋,抗战呼声日益高涨。二十九军上层分歧较大,主战派、主和派争论激烈,“七七事变”时宋哲元不在北平,秦德纯、赵登禹、冯治安为首的主战派命令部队积极抵抗,认为国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保土抗战是军人的职责。以张自忠为首的主和派下令只准防御不准反击。宋哲元返平后态度仍是犹豫不定,在与日本人的周旋中虽不失民族气节但总觉得和平解决尚有希望,日本人虽然步步紧逼,却没有料到一场大战即将爆发。另外宋哲元还要考虑二十九的得失,宋哲元在北平站稳脚跟军力逐步增强,但对日作战不是一个二十九军能对付得了的。而与蒋介石之间关系也较微妙,他一方面力图避免与日军的正面冲突,抱着和平的幻想于日本人不断接触,延长华北稳定局面;另一方面再等蒋介石的态度和全国军队的支持。七月中旬南京政府通过广播号召:“和平已经绝望,牺牲以最后关头,全国奋起抗战到底,洗刷国耻。当下令二十六路军孙连仲部、四十军庞炳勋部分沿平汉、津浦两铁路线增援华北,援助二十九军抗战。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