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毛泽东一生中曾为哪位战友抬棺下葬过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5-13 10:52:43


  力挽狂澜

  早在瓦窑堡会议之前,张国焘就自恃人多枪多,一直拒不执行中央北上进军路线,还于1935年10月5日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在卓木碉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强行成立“临时中央”,自任主席,并宣布开除、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等人的党籍,同时命令红四方面军南下。遵照瓦窑堡会议精神,以共产国际代表的名义,极力协助党中央做争取张国焘的工作,帮助他更改主张,走到正确路线上来。

  首先,给张国焘发电报说,共产国际派我来解决一、四方面军的问题,我已会见同志……我已带有密码与国际通电。兄如有电交国际,弟可代转;再者,我经过国际七次大会,对中国问题有详细新的意见,准备将我所知道的向兄传达。

  接着,又发去电报,希望一、四方面军消除分歧,团结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该电明确表示:“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线”,“对中央的原则争论,可提交国际解决。”

  此后,向张国焘频频发电,不但重申“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中共中央路线”,而且明确表示:“张国焘处可成立西南局”,等等。

  张国焘读罢电报,大为震惊。他南下已遭失败不敢继续一意孤行,从而背负“违背共产国际”的罪名。再加上朱德、徐向前等人的抵制、斗争,中央又反复给他做工作,张国涛不得不和陈昌浩、朱德、徐向前等联名致电共产国际代表及中央领导人张闻天、等表示尊重,并同意北上。

  随后,中央成立了中共中央西北局,张国焘任书记,任弼时任副书记,朱德、刘伯承、贺龙、关向应、陈昌浩、张琴秋等19人任委员,从而使张国焘分裂党的阴谋彻底破产。

  1937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等领导机关移驻延安。3月27—31日,在延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了国内政治形势和党的任务,并着重批评了张国焘另立中央、分裂红军的错误。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号召红四方面军和整个红军在开展同张国焘的路线作坚决斗争中要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完成当前的伟大任务。张国焘表面上承认错误,但实际上拒绝党的教育和挽救,最后走向叛党道路。

  自1937年2月起,又一度担任中共中央工农部部长。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